有朋友问我,人们不是常说“阅读改变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吗?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很多的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人的阅读层次问题。
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人们的阅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休闲消遣娱乐、掌握知识技能,改善心智模式”,这三个阅读层次由低到高,阅读人数由多到少,呈金字塔分布。
“休闲消遣娱乐”式的阅读,是人们最普遍、也最轻松的一种阅读方式。工作忙碌之余,偶尔读读此类文章或书籍,可以调节身心,不失为缓解压力的一种好办法。但如果你平时总是喜欢阅读那些娱乐杂志、八卦新闻之类,而且读完以后也就一笑了之,没有再去深入地思考发现什么,这只能算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除了能让你当时身心愉悦,并增加一些谈资以外,对你的个人成长发展,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掌握知识技能”的阅读,是多数人必须经历,但未必那么轻松愉悦的一种阅读体验。从小到大,我们为了应付各类考试所需要的大部分阅读,就属于此类;工作后,为了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而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以及你感兴趣的各类实用型的知识技能,比如理财、保健、美容、时装、烹饪、绘画、写作、摄影等,都可以归入这一类。“掌握知识技能”的阅读特点是功利性很强,如果能做到学以致用,阅读的功效非常显著。目前图书市场上最畅销的书籍大都为这一类。
“掌握知识技能”的阅读,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因为专业性的知识,除非你真正感兴趣或有天赋,在初学者看来一般都比较枯燥乏味,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认真钻研,一旦入门,你就会乐在其中,因为每一个专业自有它的乐趣,更不用说这些知识技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重大改变。
个人觉得,年轻的时候多参加一些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考试,可以迫使你去阅读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从而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因为,许多时候,人对自己的潜能是无知的,而人又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很难下决心去学习一种新的专业知识,而考试就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一种外在压力。这种外在压力有时会变成一种内生动力,让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许多人不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其实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
“改善心智模式”的阅读,是那些有着丰富精神追求、喜欢不断超越自我、探究世界真相的人所特有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阅读对人生的改变,短时间内可以说是隐性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这种阅读,既不会让你升官,也不会让你发财,貌似无用,所以许多人会把这种阅读称为“无用”的阅读,但实际上,它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那么,何谓改善“心智模式”的阅读?
所谓“心智模式”,根据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的定义,就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
简单地说,“心智模式”,就是我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惯有思维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两个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观察相同的事件所作的描述可能完全不同;同一个人因为心智模式的改变,也会对相同的事件形成完全不同的看法。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比如“半杯水”的故事,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拥有的那一半。
又如“疑人偷斧”的故事,当一个人怀疑是邻居家孩子偷了他斧头的时候,怎么看那小孩都像是偷他斧头的人,绝对错不了;当他找到斧头后,再碰到邻居家的孩子,是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会偷他斧头的人了。
再如,同样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如此种种,都是因为人们的心智模式不同,才会产生不同的观察结果。所以说,世界虽然客观存在,但因为个体的心智模式不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
“改善心智模式”的阅读,就是要求我们放下内心的成见与执念,以一种开放的心灵去阅读,去理解,并经常内省、反思,换位思考,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以一种更加全面、系统、客观的思维去观察万事万物,最大限度地去探索、了解、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
“改善心智模式”的阅读,不在于阅读的速度,而在于阅读的质量,在于我们是否打开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是否改善了对周遭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是否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果说,“掌握知识技能”的阅读,是在充实一个人的头脑;那么,“改善心智模式”的阅读,就是在滋养一个人的心灵。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You are what you read!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子诺不离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并简信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