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攥着年度资产盘点报告:系统显示200台笔记本电脑在册,清点实机仅167台;库房角落里三年前百万购入的精密检测仪,封条未揭竟显示“已报废折旧”;生产车间刚获批的五十万设备申购单,转身就在行政台账里发现同款机型在研发楼地库吃灰十五年...固定资产像是洒在漏斗里的碎银子,稍不留神就漏得无影无踪。经手过数百家企业盘存,最让人不解的是老板们天天嚷着将本止血,却在眼皮子低下纵容真金白银如流沙般消逝。
一、采购审批只审“合理性”,忘了问“必要性”
“设计部申请手绘板?合理!买”——但没人查库房那台闲置半年的同款设备。许多企业采购流程卡在“需求是否合理”,却跳过“是否必须买” 的灵魂拷问。某卷烟厂曾因盲目添置设备,导致新生产线还没启用就被淘汰,千万投资直接打水漂。关键动作:
建立闲置资产池清单,采购前强制匹配闲置资源;
给行政部“一票否决权”,库房有闲置可直接调拨;
管理层审批表增加“闲置资产核查”签字栏,倒逼责任落实。
二、只管“账上有”,不管“实物在”
财务系统显示某设备净值15万,实际早被拆成零件;部门交接时资产莫名“消失”...账实不符是资产流失的重灾区,根本症结在三个断层:
1 信息断层:资产调动无记录,十年间经手人换了五任,最后无人认账;
2 时空断层:异地仓库设备三年未盘点,报废时才发现早已被私下转卖;
3 权责断层:帐外资产占比超30%的企业,普遍存在“谁买谁用” 的部落式管理。
改善方案:
每月发布《资产异动红黑榜》,曝光未登记调拨的部门
粘贴二维码+RFID双标签,手机扫码即可查看资产流转全记录(参考某高校RFID系统使盘点效率提升80%)
三、只抓采购和报废,丢了中间“关键300天”
90%的企业把管理精力砸在采购入口和报废出口,却对资产使用中期的维护黑洞视而不见:
某机械厂为省维修费“拼设备”,导致产线核心机床提前2年报废;
行政部门未按时保养投影仪,重要会议故障损失百万订单。
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是口号要卡住三个要点:
保养节点、调拨窗口、效能监控
四、责任挂在墙上,却没钉进人里
“固定资产由行政部统一管理”——这种模糊分工等于没人管。某烟草企业设备零件被私拆变卖,最后追责时行政、生产、安保部互相甩锅推责。
责任落地三把锤:
物理到人:每台设备贴“责任人工号”,
考核到岗:将资产闲置率纳入部门KPI(某制造厂执行后闲置率从35%降至11%)

资产管理的本质是“看见” 的能力
谷歌顶资产流失从不是突发崩盘,而是每天0.1%的慢性失血。某连锁超市用RFID系统后,不仅找回87台“消失” 的POS机,更通过闲置设备调拨砍掉来年130万采购预算。
真正高校的资产管理,是让沉默的资产开口说话——当每台设备的位置、状态、成本都变成实时跳动的数据流,当采购决策从“我觉得”变成“系统显示”,那些悄然蒸发的资产才会真正回到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