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 堆排序

Demo_github

图片源于网络

堆排序

堆排序(Heap Sort)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的概念

堆是一棵顺序存储的完全二叉树。

  • 其中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不大于其孩子结点的关键字,这样的堆称为小根堆。

  • 其中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不小于其孩子结点的关键字,这样的堆称为大根堆。

  • 举例来说,对于n个元素的序列{R0, R1, ... , Rn}当且仅当满足下列关系之一时,称之为堆:
    (1) Ri <= R2i+1 且 Ri <= R2i+2 (小根堆)
    (2) Ri >= R2i+1 且 Ri >= R2i+2 (大根堆)
    其中i=1,2,…,n/2向下取整;

堆的概念

如上图所示,序列R{3, 8, 15, 31, 25}是一个典型的小根堆。

堆中有两个父结点,元素3和元素8。

元素3在数组中以R[0]表示,它的左孩子结点是R[1],右孩子结点是R[2]。

元素8在数组中以R[1]表示,它的左孩子结点是R[3],右孩子结点是R[4],它的父结点是R[0]。可以看出,它们满足以下规律:

设当前元素在数组中以R[i]表示,那么,

(1) 它的左孩子结点是:R[2*i+1];

(2) 它的右孩子结点是:R[2*i+2];

(3) 它的父结点是:R[(i-1)/2];

(4) R[i] <= R[2*i+1] 且 R[i] <= R[2i+2]。

算法思想

  • 根据初始数组去构造初始堆(构建一个完全二叉树,保证所有的父结点都比它的孩子结点数值大)。
  • 每次交换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输出最后一个元素(最大值),然后把剩下元素重新调整为大根堆。

  • 当输出完最后一个元素后,这个数组已经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

构造初始堆
图-堆排序示例图

范例代码

/**
 堆排序
 
 @param array 需要排序的Array
 */
+ (void)heapSort:(NSMutableArray *)array
{
    /**
     设当前元素在数组中以R[i]表示,那么,
     
     (1) 它的左孩子结点是:R[2*i+1];
     
     (2) 它的右孩子结点是:R[2*i+2];
     
     (3) 它的父结点是:R[(i-1)/2];
     
     (4) R[i] <= R[2*i+1] 且 R[i] <= R[2i+2]。
     */
    //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
    NSInteger endIndex = array.count - 1;
    //构建初始堆
    array = [self heapCreate:array];
    // 进行n-1次循环,完成排序
    while (endIndex > 0) {
        //        NSLog(@"将list[0]:\%@与list[\(endIndex)]:\%@交换", ascendingArr[0], ascendingArr[endIndex]);
        // 最后一个元素和第一元素进行交换
        NSNumber *temp = array[0];
        array[0] = array[endIndex];
        array[endIndex] = temp;
        //堆调整
        array = [self heapAdjast:array withFatherIndex:0 withEndIndex:endIndex];
        // 下一次循环
        endIndex -= 1;
    }
    NSLog(@"堆排序结果:%@", array);
}
//循环建立初始堆
+ (NSMutableArray *)heapCreate:(NSMutableArray *)array
{
    NSInteger i = array.count/2;
    while (i >= 0) {
        array = [self heapAdjast:array withFatherIndex:i withEndIndex:array.count];
        i -= 1;
    }
    return array;
}
//排序
+ (NSMutableArray *)heapAdjast:(NSMutableArray *)items withFatherIndex:(NSInteger)fatherIndex withEndIndex:(NSInteger)endIndex
{
    
    //开始元素
    NSNumber *temp = items[fatherIndex];
    //先获得左子索引
    NSInteger childIndex = 2 * fatherIndex+1;
    
    while (childIndex < endIndex) {
        // 如果有右孩子结点,并且右孩子结点的值大于左孩子结点,则选取右孩子结点
        if (childIndex+1 < endIndex && [items[childIndex] floatValue] < [items[childIndex+1] floatValue]) {
            childIndex++;
        }
        // 如果父结点的值已经大于孩子结点的值,则直接结束
        if ([temp floatValue] >= [items[childIndex] floatValue]) {
            break;
        }
        // 把孩子结点的值赋给父结点
        items[fatherIndex] = items[childIndex];
        fatherIndex = childIndex;
        childIndex = 2 * fatherIndex +1;
    }
    items[fatherIndex] = temp;
    return items;
}

算法分析

堆排序算法的性能
堆排序算法的性能
时间复杂度

堆的存储表示是顺序的。因为堆所对应的二叉树为完全二叉树,而完全二叉树通常采用顺序存储方式。

当想得到一个序列中第k个最小的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序列,最好采用堆排序。

因为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k*log N),若k≤N/log N,则可得到的时间复杂度为O(N)。

空间复杂度

我们在排序过程中,需要一个临时变量存储要插入的值,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1 。

算法稳定性

堆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在堆的调整过程中,关键字进行比较和交换所走的是该结点到叶子结点的一条路径,因此对于相同的关键字就可能出现排在后面的关键字被交换到前面来的情况。

参考

排序六 堆排序

图解排序算法(三)之堆排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述: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
    每天刷两次牙阅读 3,747评论 0 15
  •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
    蚁前阅读 5,235评论 0 52
  •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基本思想: 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序好...
    依依玖玥阅读 1,287评论 0 2
  • 想一下我们用c写command tool helloworld时候,运行一下就退出了,但是我们写了app后,运行a...
    natewang阅读 278评论 0 0
  • 重庆的冬日不同于北京。北京带着它冷酷的气息降临。而重庆,冬天一点点渗透进人们生活,其中,夹杂春日才有的淡淡暖意。 ...
    齐家杉宝随佛爷阅读 2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