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陆游爱记笔记,他的《老学庵笔记》里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叫田登:这个田登做太守,在上元佳节,贴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告示一出,吓得人心惶惶,外来客商以为这府城要放火三天,更是吓得逃命。有知道根底的人说,“不要慌,不要慌。”
原来,这上元佳节,按惯例是要放灯,与民同乐。但这州官却有个忌讳,田太守最忌讳别人叫他名字,一触他的逆鳞,立刻杖笞。灯登同音,所以一州之人,都谓灯为火。这放火三日,其实只是放灯三日。
百姓们愤愤不平,只能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图文无关)
2
中国人讲究个面子,所以为尊者讳,田太守要维持自己尊严,避讳一下,原也无可厚非。田太守贵为一州父母,大家巴结还来不及,怎么会触他的霉头?
田太守要是治下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乐得维护他的权威,有怎么舍得碰他的忌讳。放开了说,要是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名字被人挂在嘴上,那是口碑,是青史留名的好事,又怎么会怕人提名字呢?
有道是“头上有癞疮,怕人说秃子”。看来还是这田太守平时为人为官不得人心,所以没有了三个自信,堂堂太守动不动就要把板子抬出来打人屁股。田太守想得好,人人都不提”灯“字,自然天下无灯,同一个声音,同一个梦想。
缺什么补什么,越是不自信的人越要自信。
田太守在这上元佳节放灯,又是花钱,又是扎灯,无非是想向别的州学习,要点政绩,让人说个好字,突出一个字,自信。这种重大节日,自然看得重中之重,当然不能有点闪失,当然更不能出现不和谐声音。
田太守这一不自信不要紧,”放灯“就变成了”放火“,这好好的上元佳节变成了中元鬼节,好好的喜事也变成白事。这一下,倒是显得不自信了。
3
丧事当喜事办还好理解,毕竟多难兴州,可这喜事当丧事办,可是会吓坏人。本地的人倒是早都习惯,可这外地的客商并不惯熟本地风俗,没有见过这阵仗,吃”放火“吓坏了可如何是好?
田太守辛辛苦苦一场,钱也白花,灯也白扎,连这蓝天白云都不知给谁看好,这面子可掉大了,田太守一番苦心又有谁知?
不过这纯粹是庄稼汉瞎想,田太守位高权重,有的是人捧场,至于几个钱的事儿,明年刮刮地皮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