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严峻,农贸市场的整体升级或成关键

突然一夜之间,新发地市场仿佛成了第二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短短5天106例感染,让人揪心之余,更让人担心的发生的地点在北京。北京当地的卫健委及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已经做了非常完善的病毒追查防治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的一轮疫情也会被压制了。

北京新发地市场

但在这次疫情在北京爆发来讲,或许是可以给我们多一点启示

第一、一线或超一线大城市是高危地区。病毒需要流动性在流动性大地方进行传播,所以北上广深这些特大城市其实风险一直是最大的。人员多,大城市人口密度高,造成传播的机会就会变大。

第二、农贸市场的集体升级整改已经迫在眉睫。要说人口密度大,除了火车站这些交通枢纽,那一定是各种农贸市场了。因为无论是餐饮企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要吃饭农产品往往是从城市的某个大型批发市场开始,到餐饮企业、食堂采购,又或者是经过批发商到城市中的其他小型市场,最终这些农产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进入到城市居民的餐桌。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里某种食品带有新冠病毒的话,必然会在农贸市场进行传播,无论是食物自身带的还是已经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农贸市场的。最终这里都会成为病毒集散地。传统的农贸市场给人的感觉还是摆脱不了“脏、乱、差”这这种污水横流的环境,确实会造成病毒的滋生和传播。即使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牵头去进行消毒,但过不了多久肯定又会故态复萌。

或许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将农贸市场市场的传染属性根除之后,才能更好地砍断新冠的传染源,让我们广大市民可以回到疫情前的生活当中去。

第三、如何在疫情下展开复工复产工作变得很重要。之前很多地方政府所做的工作,是有疫情来了,然后马上停工停课停产,然后等病毒过去了,再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乐观的说,整个社会要和新冠疫情共同相处一段时间了。如果还采用过年前那种手段的话,对我国已经被疫情严重影响的社会经济只会百上加斤。毕竟所有人都要生活,生活必须要有收入,虽然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但如果2020年整年都是如此的话,相信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都会挨不过去。但与此同时,疫情又不能不重视对待。这个就给了各级政府机关一个课题了,如果做得好,能够保住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病毒。做得不好,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2020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太难熬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