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祈祷时,我在想些什么

前几天,乐嘉老师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他在《淡淡》一书中的篇章《祈祷到底有用么》,主要讲述了他在蛋碎前后,黄国伦与寇乃馨夫妇为他虔诚的祈祷给他带来的内心启迪。

文章之下的很多基督徒,都在评论区热忱表达自己对于祈祷的看法,弄的乐老师好不紧张。我除了坚定自己买《淡淡》的决心之外,作为一个不太合格的基督徒,也想凑个热闹,表达一下自己对于祈祷这件事的理解和认知。

《淡淡》强烈推荐哦^o^


我是在11岁的时候,糊里糊涂地和天主教扯上关系的(据说基督教进入中国之后,被分为天主教和耶稣教,二者似乎存在信仰上的分歧),入教堂、受洗、定时定点的祷告、唱圣歌、听道理、做弥撒……受好奇心的驱使,我把一整个套路玩了个遍,至今我都记得自己的圣名叫伯多禄。

而新鲜感一过,便也没有多少热情了,也就不把其当做一回事了,只是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一个符号而已,毕竟总要装装样子的嘛。但看到乐老师文章里提及,曾一度也抗拒这种信仰的黄国伦,在其肾结石的痛苦之下,曾在内心里呐喊:上帝,如果你有本事让我不动手术,我马上就信你。我也马上意识到,自己何尝不也是一个投机主义分子?

平日里虽然佩戴着相关的信物,可在内心深处其实我并不以为然,信仰里场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不论是亲人,朋友,甚至是敌人,而我总不由地质疑,我爱别人,谁爱我啊?

而在某些关键时刻,比如高考发卷前的几分钟里、驾考考试之前的等待时间、深夜放学之前听同学讲几个鬼故事,而后走在回家之路的黑暗中,我却会特别“虔诚”地进行类似的祈祷:主啊,你一定要帮帮我,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真的,我现在只有你可以依靠了,求你了。甚至有时还会贿赂:如果你让我通过了,我就在教堂为你奉献几百几百块。现在想起那些无助时刻滑稽而狼狈的自己,总觉得幼稚、可笑,夹带着浓浓的讽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类似的伪信仰者何只我一人,在当下功利的社会氛围中,可谓比比皆是。高高在上的名星、大款、政府要人,都有信仰各种神灵的传闻,更多甚至不惜为此挥金无数。说的好听点,叫做买入一份安全感。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我们对上帝太不公平了。我们物裕丰厚,心情倍儿爽时,感觉似乎是应得的,不关上帝什么事;可一旦遇到困局,内心感到恐惧,无一可靠时,上帝在我们内心中立刻变得无比高大上起来,这让上帝内心情何以堪?

而我们还要付上帝以钱财,以求内心踏实。上帝的情感尚未得到安抚,为了万无一失,我们还要他坐实一个“贪官”的罪名,万能之如上帝者怎么会买我们的帐,那不是给自己神族的脸上抹黑么?我们太低估了上帝的智商,所以我们怎样玩弄上帝,上帝也就怎样心照不宣地玩弄我们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了这么多,上帝到底存在么?他姓甚名谁?我无法给出答案,但在我看来,生命的瞬息万变,生活的变化无常,一定超出了所有人的理解,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冥冥中掌控着一切,索性就把它的复杂赋以一个具象的名称曰——上帝。他知一切,看一切,听一切,任何人都不得僭越,否则会自食其果,遭受上帝强有力的回击。

现在,当我每晚睡前祈祷时,我总在最后加一句:请上主以你的旨意,安排我的一切。我以此种仪式感来表达自己对上主的敬畏。我想,只有我们时刻对上帝充满敬畏与爱戴,才能够在生活的海洋中拍打出幸福的浪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