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美剧《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为主人公的美丽、坚持所深深打动的同时,剧中大量的庭审情节,也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询问证人的种种情形。在剧中,经常会有的情节是,控方提供一个证人,意图证明被告存在某种错误行为,从而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接下来,则往往是辩方对控方提供的证人进行全方位询问,从证人的回答中寻找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后证明证人所做证言不可信,从而达到减轻或免除被告责任的效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不免有夸大成分,以满足剧情发展的需要,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百八十度的剧情翻转,但其中蕴含的问题,也不免令人思考:要制作一份完美的谎言,是何等艰难且艰险!
进一步而言,则不免令人思虑:何为谎言?如何才能算是制作了一份谎言?比如,某人向世人宣称自己是玉皇大帝转世,是否算是制作了一份谎言?
一、什么是谎言
(一)定义
对此问题,尚未检索是否有权威学说,或者是否已有专业人士珠玉在前。本人以为,所谓谎言,系指以欺骗他人为目的而故意做出的、与客观事实不符的、他人依赖相应内容后产生偏离原有行为轨迹的陈述。
(二)构成要件
根据上述描述,构成谎言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系以欺骗他人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对此,应该不难理解。所谓谎言,应具备以欺骗他人为目的的条件,否则可能是认识错误。比如,某人声称其通过研究发现找到了火星上有生命的确凿证据,虽然所找到的证据不一定经得起推敲,甚至事后证明所谓的证据完全是一种误解,但由于公布了详细的寻找过程和方法,便于他人核对,因此即便一开始的结论有误,也不构成谎言,只是认识错误,并非以故意欺骗他人为目的。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来前一段时间韩春雨团队在其论文中报告称,他们发明了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 。该消息一经发表,便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从一开始的各路赞扬,到后期的种种质疑 。抛开其中涉及的专业问题,韩春雨团队之所以惹来争议的最大原因在于:在世界上多所顶级实验室无法获得韩春雨团队所声称的实验结果后,韩春雨团队为何不公布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以便各方进行评判?由此不免使人浮想联翩:是否有这些数据?如果没有基础数据,如何得出相应结论,是不是造假,故意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最近刚刚发生的天文学盛举,双中子星合并事件 。在一家天文台首先发现疑似痕迹后,即立即通知其他天文台,最后实现全球顶级天文机构的大联欢,所有设备均通过不同方式观赏到同一个结果,获得的科研数据和成果的丰硕性,在人类历史上可谓首次。
2.相应陈述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
就此问题,毋庸多言。所谓谎言,必须是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如果与客观事实相符,即便是说谎者由于自己的错误认识而在本来意图说谎的情况下说出了正确的事实,也不构成谎言。
之所以有此条件,是因为至少从逻辑上而言,谎言是要在错误事实的基础上达到一个错误结果的。如果该错误事实不存在,则相应的错误结果就不存在,或者即使最终结果错误也并非谎言所致,而是其他行为的后果,与谎言无关。
3.他人依赖该陈述内容后,行为发生变化,偏离原有行为轨迹。换言之,若没有谎言,则行为人的行为将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听众/受众并未因一个谎言而改变其行为,则谎言便不成为谎言。如前文所述,某人宣称自己为玉皇大帝转世,具有一般常识的普通人绝不会信赖该等言论,也不会依赖该言论而改变其行为结果。因此,即便某人做出该陈述,也不能称之为谎言。现实中,对于此等言论,大家等多是当作一个笑话罢了。
二、如何说好一个谎
说谎不是简单的事情,是一个高智商、严密组织的行为,非一般人所能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经典电影《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 ,也有译作《逍遥法外》,便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一般而言,要想说好一个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要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背景。
要准备好相应的物证。
要准备好相应的人证。
就故事背景而言,只要能令人接受就好,因此所谓的满意,并不是指完美,而是指对方能接受。以三十六计中的离间计而言,很多时候离间对方时使用的理由都不一定是完美的,但必须是切中对方需求的、对方轻易能够接受或者不得不接受的。因此,说谎者首先要会讲故事。
就物证而言,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一定的物证做基础,一般难以令人信服。以电影《猫鼠游戏》为例,主角为了将自己装扮成飞行员,不仅要购买一身的行头,还要准备好航空公司特有的飞行徽章,才能蒙混世人。
就人证而言,并非谎言所必须的条件,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一般也无伤大雅。尤其是在现代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人证的重要性在逐步降低。
三、谎言的风险点
如上所述,为说好一个谎,要做种种准备,因此不免面临种种被识破的风险。
通常而言,谎言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背景故事不好找。
背景故事不可能是凭空捏造的,必须以既有的事实为前提。比如电信诈骗中骗子经常会打电话给受害者,称受害者的亲属受伤,急需一笔资金救命。在此情况下,受害者的亲属受伤,是虚构的事实,其成立需满足的基础事实包括:受害者有该亲属、该亲属实际位于诈骗犯所称区域、该亲属无法联系、受害者有相应的资金实力、受害者未向其他人求救(包括报警)……由此不难发现,虽然社会上不时有电信诈骗的报道产生,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诈骗犯打一百个电话,也不见得能有一个受害者。故事真的不好讲。
第二,要有相应的物证。
还是以《猫鼠游戏》为例,主角为了扮演飞行员,费尽心机的通过某种手段,找到了航空公司的徽章,才得以成功。
第三,人证易变。
人都是善变的,不独女人如是。
即便找到了认证,配合说谎时可能会尽力配合。但过后,则难免由于立场、地位的变化,而导致人证改口,甚至是主动披露谎言。该等行为太多,国内的电视剧中类似桥段更多。
四、谎言的后果
谎言,一旦被识破,则后果严重。
从最严重的角度去看,很多国家规定,在法庭上做虚假陈述或者向法庭提供虚假文件的,“shall be fined under this title, imprisoned not more than 5 years or, if the offense involves international or domesticterrorism (as defined in section 2331), imprisoned not more than 8 years, or both. ”中国的典型,当属当年声称拍摄到了华南虎的周正龙,后来迎来了牢狱之灾。
轻微一点,在商事行为中,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如果一方“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简言之,欺诈所立之合同,可撤销。
最轻微的后果,当是个人信用的丧失,后续带来的不仅是职业上的限制,也有其他多方面的限制。此方面的典型当属上文提到的韩春雨,以及其他众多被披露的学术造假者。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重大挫折,也是亲友的侧目而视,从此惶惶不可终日。
曾有人说,为了圆一个谎,需要说一连串的谎;为了圆这一连串的谎,又得说一连串、一连串、一连串的谎……生活本就是负重前行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扯一个又一个的谎。
愿与祝君共勉励,简单做事,诚实做人,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