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习负责的模块本质上具有很强的社区属性,所以这次分享一下我对社区产品的一些思考:
1.什么是好的内容社区产品?
内容(兴趣)社区产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内容生产者的表达欲望与价值认同。从这个视角出发,我认为“能够实现内容生产-分发-消费-变现体系闭环”,并且带给用户“群体归属感”的产品可以称得上“好产品”。
内容生态体系的重要性我就不赘述了,主要想分享一下关于“归属感”的思考。我理解的归属感是指用户认同自身所属的群体,对群体的行为和话语体系(比如90后火星文、00后社交黑话“nss-暖说说、cqy-处Q友”)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B站最早是通过二次元、鬼畜视频起家的,它吸引了很多热爱ACG的“中二青年”;网易云音乐最早是通过发表歌曲评论以及扶持独立音乐人起家的,它吸引了很多“文艺青年”和“草根群体”。如果一个用户不认可上述群体,是很难对B站或者网易云音乐产生归属感的。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产品的功能性偏好不能称之为归属感。举个例子,某个用户可能因为网易云音乐推荐的歌曲更符合自己的品位而喜欢用它,但这时如果出现另一个音乐推荐更精准的产品,他很可能就会离开,但是“文艺青年”不会,除非另一个音乐产品也主打文艺范儿并且情感营销做得比网易云音乐更好。所以归属感一旦产生,产品用户粘性会很高。
但是归属感也有弊端,这意味着人群的细分,势必会降低产品用户群体的覆盖面,这就是为什么酷狗音乐和QQ音乐的月活其实远超网易云音乐(2018年6月前瞻研究院的统计数据表明,QQ音乐与酷狗音乐的MAU达到了2.5亿,而网易云音乐只有7,000万)。虽然酷狗音乐和QQ音乐起步比较早,有先发优势的影响,但是如果网易云音乐先出现,QQ音乐再跟进,预计其境况可能会比现在的网易云音乐差很多,甚至根本做不起来。所以,如果即将面对的市场是红海,切入细分人群、打造群体归属感也许是内容社区产品的破局之道。
2.如何为用户创造“归属感”?
(1)明确产品定位,找到一批种子用户,并为其打上标签
(2)让种子用户认可和接受这个标签
目标用户层面:可以发现,目前B站、抖音等成功的内容社区产品,其目标用户相对比较“低龄”(30岁以下),因为年龄越大心智会越成熟,追求实际的利益多一些,对于获得身份与情感认同的需求会少一些,不太容易接受产品给他们贴上的标签。
内容的调性&产品设计层面:彰显群体标签的属性。例如B站视频加载时的中二描述、弹幕、点赞时带有表情的小电视动画等等都在向用户传达产品年轻、娱乐的二次元属性。
(3)让更多属于这个标签的用户使用产品,形成群体效应与社区文化
在这个阶段,通过产品营销和渠道拓展会有大批量用户开始涌入社区,由于无法提前预判每一个用户是否属于这个标签,所以为了保持社区的纯粹,需要建立一套可控的内容审核和管理机制。其次在运营层面,需要持续策划一些能够彰显群体标签属性的话题讨论,包装出社区独特的梗、热词和故事,例如“帝吧出征寸草不生”(李毅吧)、“老铁666”(快手)、“即友”(即刻)、抖友(抖音),这些梗、热词和故事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及社区的意志,最终形成社区文化,不断增强用户对社区所属群体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