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写作群里关于31岁妈妈带着两个孩子的跳楼事件讨论的沸沸扬扬,看了大家的讨论我多少了解了一点这个事件,但自己还是没有勇气去看那“遗书”,也没有能力去对此评论,只能默默祈愿逝者安息,祈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和美。
很多笔友为女性抱不平,其中也有几个女性笔友举出自己生子之后的各种不易。确实女性在生孩子这方面是付出高额的成本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因此而失去经济来源。在诸多的讨论中,很多话题是围绕产后抑郁症;丈夫不够体贴和理解;女性没有经济能力等问题展开,在此,我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不当之处也请多包含。
对产后抑郁症要提高重视。我不了解国内对女性产后抑郁症的重视程度有多高,但在美国,对产后抑郁症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在医院的产前学习班上、产后的复查,以及医院给你的各种资料中,产后抑郁症都被多次提到。产后抑郁症虽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对于生产后的任何一位女性来说,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应该去正视并合理的对待它。女人怀胎十月之后,经过生产过程,身体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在产后一段时期内,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到精神情绪的变化,甚至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产生。同时,由于个人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的不同,以及家庭关系和生活环境等的不同,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产后抑郁症的轻重程度也不同。可能有的人感觉并不明显,而有的人就会寻死觅活。比如,之前我的一个同事就曾说,她坐月子期间就曾有过抱着孩子跳楼的想法。当时我们没生过孩子的无法理解她的感受,觉得这也太矫情了,生个孩子至于吗?!但现在来看,确实是“至于”了。
其实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产后都有或多或少的情绪不稳定,或者说是都有点抑郁的倾向。有人可能会说自己好的很,没有产后抑郁症。其实,有时候自己很难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比如说我吧,我自己认为自己心理素质足够强大,不可能有产后抑郁症,而且感觉产后自己情绪一切都挺正常的。因为是在美国生产的,产后会有几次体检,每次医生都会问你有没有觉得沮丧、心情抑郁等。记得一次医生问我这个问题,我当时非常自信的说:“不悲不喜”。坐在一旁的先生忍不住说:“那是你自己不知道。”我当时一听很不高兴,质疑道:“我有吗?!”现在回忆刚生完孩子那段时间,确实也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比如说孩子肠绞痛,整天整夜的哭,尤其是先生出差期间,我自己在家大半夜的对着一个哭的撕心裂肺的婴儿,那时真的有点扛不住。有好几次自己筋疲力尽,孩子大哭我小哭。如果是平时,估计自己应该不会那么脆弱,那么控制不住情绪,小孩哭哭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真不至于也跟了落泪。可是,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们来说,这种孩子大哭妈小哭的现像估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吧。
丈夫要对妻子多些理解和体贴。对于产后的妈妈们来说,情绪失控,这是非常容易发生的现象。在这期间,如果家人关心不够,或者受到家人的冷落,甚至是指责,那就及其容易钻牛角尖想不开。轻者会郁闷好多天,重者那估计就想跳楼了。所以说,对于产后抑郁症,家人也要提高重视。尤其是当老公的,要对妻子多关心爱护。生孩子是夫妻双方的家事,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当丈夫的责无旁贷,不可当甩手将军。现在中国家庭的一个常见现象是,女人生完孩子之后会有婆婆、妈妈之类的跑来照顾,照顾孕妇和小孩都变成了女人们的事,男人们似乎都是甩手将军,该上班上班、该应酬应酬、该回家多晚还回家多晚,然后到家葛优瘫。似乎有无数个理由可以让男人们顺理成章的过他以往的日子,孩子的到来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并不大。但是,作为初为人母的妻子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最需要的是丈夫的关怀和分担。其实,对于新爸爸们来说,如果说帮老婆照顾孩子,那真是帮不上多少忙。半夜起来喂奶、换尿布、哄小孩睡觉,这些老公基本帮不上多少。但是,不要以为自己帮不上忙就真的撒手不管,不闻不问了。当妈妈的也真不指望老公能帮她们做什么,她们要的是老公想要帮她分担的那份心罢了。如果老公会适当的嘘寒问暖,那妻子必然会乐滋滋的起早贪黑,并且心无怨言。我先生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比如在他闲暇时他会主动提出帮我带孩子,晚上我起来喂奶时他也会问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在照顾孩子方面,我先生常会问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吗?但大多时候我的回答都是不需要我可以,那份想要一起分担的心意已收到,虽然他实际做得也许并不多,但是让人能感受到在这个艰难时期有人陪你一起承担。
在笔友的讨论中,也有看到大家讨论婆婆的问题。确实,婆媳关系本就微妙、难处,更何况是带孩子这个众人瞩目的问题上呢。已经听很多人说过,由于带孩子的问题,搞得婆媳关系不好,甚至引发家庭矛盾,搞得夫妻关系也岌岌可危。有人说羡慕国外家庭的生活模式,孩子都由自己带,不牵扯上老一代。我也赞成孩子由夫妻双方来共同承担,而不是扔给爷爷、奶奶。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积极有益的,而且两个人共同承担和关注孩子的健康和成长,也有利于拉近夫妻双方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睦。如果有一方认为带孩子是对方的责任,那么就容易产生埋怨和争吵。比如丈夫认为带孩子是妻子和老妈的责任,那么如果孩子有点小不适,丈夫就会容易去埋怨妻子,而妻子更是一身的委屈和怨言。貌似这在中国也是一个普遍现行,老公们以在外打拼赚钱为由,他们顺理成章的当起了甩手将军,照顾小孩就落在了老妈和老婆的肩上,从而引发各种家庭矛盾。而在美国,照顾孩子不是老妈的事,因为老妈这个年纪在享受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旅行。那照顾孩子更不是老婆一个人的事,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你会经常在街上看见爸爸推着孩子逛街购物,或者推着婴儿车跑步。男人给孩子换尿布、拿着奶瓶喂奶,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有了孩子之后,势必是要有一个人在家负责照顾孩子的,但那个人不一定非得是女人。比如我的邻居,他(她)们有两个孩子,丈夫负责在家照顾孩子,妻子修完产假之后继续上班。当然,家庭的问题也和国情、社会背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健康,还是希望能够抛开世俗观念,理性的去对待。
现在没有经济能力不代表以后也没有。一些女性在当了妈妈之后,为了照顾孩子,会放弃原来的工作,全部身心扑在孩子和家庭上。其实这是一个再也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是需要这么做的。但是,不要因此而放弃了自我提升的觉悟和动力,而将自己沦为一个怨妇。很多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在这段时期内,难免会遭遇到老公或婆婆的抱怨,甚至涉及到你没有经济收入这个敏感的话题。这是非常伤害女人自尊心的,大多数女人都会对此非常敏感。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要对自己有信心。没错!现在是没有经济收入,为了孩子这个可以忍,等过了这段时期,孩子不需要全天候照顾了,相信自己一样也可以重新打拼一番天地!要有“现在我是一条虫,将来我会变成一条龙。”的信心和魄力。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因为人生是自己的,你所经历的只能自己去觉受。《地藏经》里有一句话“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肯相逢,无肯代受。”你快乐,或是你烦恼,就算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代替你去感受。照顾家庭和孩子是义务和责任,但这不是沦落的泥潭,而是构建幸福生活的基石。但这也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自此之外,有着更广阔的天空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拓展。
在此,祝愿新妈妈们都能尽快走出产后的阴霾,早日步入人生的新篇章。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