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学校复学复课,加之自己身体的愿意,一直未能参加N4未来学习创新2组的集体学习,特别惭愧。在这里,特别想说一下我们的组长广东深圳龙岗官丽婷老师,美丽、认真、细致、才气在她身上的到见证,感谢组长的提醒,让我还知道我们的学习小组活动。也看到了组里优秀的老师,技术、博学、效率的河南上街周清湍老师、河南牧野铁铮等老师。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第一次的匆忙破冰,再也没有和大家互动,现在补课学习。
未来,这确实是一个看似遥远,又很近的事情。对话时老师,即兴访谈式的直播交流活动。开场中,时朝莉老师对自己的定位,让我看到一个老师对教育最深刻的定义,向时老师学习!一个老师慢慢成长为培训师(互联网课程规划师),最艰难的时刻,才能破茧,才能成长。
当吴校提到石朝莉老师的标签时,教育者、班主任等等,都已成为特定的标签,思考自己的标签、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确实需要认真审视自己。
我是谁,我需要朝向哪里?毕业后,从学科教学到行政工作,再到小学教育,从未想到刚参加工作的自己到2012年至现在的小学教师,从未敢想过,但慢慢感到职业的光荣和对这份事业的。每天看到孩子们开心的进入校园,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都让自己觉得每天都充实。
五年后,自己只是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认识规律,让家门口的这所学校慢慢成长,让孩子们都成为自己的的发光体,带领更多信息技术教师、多学科教师,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抱团成长,让更多的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五年后,自己都40岁了,孩子上小学了,爱人还是执着地追求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艺术教育,在美术课堂上,让每个孩子在每节课都感受到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每一天,改变一点点。艰难时刻,相信自己,相信每个人,相信孩子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加油。
在听吴校和时老师的对话是,看到了教育领域的进化矩阵,总结的很贴切,符合新时代教育,推动新时代教育,在2029年,下一个十年,我们的基础教育,将更加智慧化、个性化,针对每个孩子都有其适切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者(教师、人工智能、大数据、家长、共同学习者),我们一起见证。
感谢互加计划,在cctalk中当有公益的教育类课程时,都会看到吴校的身影和恰如其分的开场、总结,受益匪浅。一直跟随、一直学习,感谢互加计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