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朋友圈
都是在花式夸赞《西虹市首富》
据说这部电影上映2天票房破5亿
比2天破4亿的《我不是药神》还要猛
延续了《夏洛特烦恼》的创作班底
整部电影依旧很“开心麻花”
全程无槽点、无尿点、无睡点
这是一部讲述“1个月如何花光10亿”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由沈腾扮演的十八线球队守门员王多鱼,生活落魄,却意外获得继承二爷300亿遗产的机会。
要么拿一千万走人;要么在一个月内花掉10亿,完成就可以继承300亿。
但王多鱼被要求,只能在西虹市内花,不能做慈善,不能赠予或毁坏,不能违法。
王多鱼去最好的酒店、用手掰龙虾、人参论把吃,大笔买进最惨的股票,把钱疯狂投向夕阳产业,但他赚的钱越来越多。花钱,太难。
影片的最后,为了拯救女孩,王多鱼冒着失去继承权的风险,违背约定,却以善良通过考验,获得了高额的继承权。
是的,有钱,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有钱人的痛苦,你根本想象不到。
更深些来看,一部讲述暴富和人性的电影,说的其实是无处不在的钱规则。
所谓有钱 是指你能驾驭多少钱
金钱应当是保持自由、实现价值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所谓有钱,不是指你拥有多少金钱,而是指,你能否合理支配,利用这些财富。
为什么面对突然到来的财富,王多鱼会陷入手足无措的状态?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财商修炼,自然会无所适从。
曾经有人做过“拆迁返贫”的报道,那些因为拆迁暴富起来的人,最后过得怎么样?调查结果让人吃惊:有人开始大肆挥霍;有的人开始沉迷于彩票;赌博成风,有的年轻人,可以把20万拆迁征地款一夜输光。
仔细想想,却不意外。对不少暴富者来说,财富来得太快,灵魂走得太慢,他们的生活观空洞,自身抵制力欠缺,自然会一夜返贫。如果德不配财,就算你突然有了钱,日子最后也会变得糟糕。
花钱比赚钱 更能看出你的三观
为什么花钱的方式,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三观?答案是,相比赚钱,花钱的举动,往往有着更多非理性的因素,它对应的是人性。你怎么花钱,能直接看出你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排序,这就是你的人品和格局。
在《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花钱的前后表现,就是对这最好的诠释。刚开始,他大摆排场,奢侈消费,羞辱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人,让那些冠冕堂皇的人,瞬间暴露出真面目。这个时候,他只是个目空一切的有钱人而已。
到最后,王多鱼宁愿舍弃300个亿,违反规则救了女孩。在这个阶段,他的善良,击败了贪婪和自私,守护了底线。虽然承担着随时失去财产的风险,却越来越被认可。
一个过于贫穷的人,是卑微的;一个有钱而不愿意消费的人,是可怜的;一个乐于用钱施善的人,是成功的。当你能够平凡且客观的去对待金钱,你一定是个三观极正的社会人。
选择自由比财务自由更重要
这是被多数人忽略的金钱观。财务自由的真实含义,不是钱的自由,而是人的自由。聪明的人,都不会以金钱为中心,不会把钱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他们更在意的,是遵从内心的指引,让家人过得好,他们更想要的,是选择的自由。
在《西虹市首富》中,财务自由是贯穿影片始终的关键词,但也是最难实现的词汇。王多鱼拼命花钱,却总距离300亿的财产咫尺天涯,生活看似随性奢华,却相当压抑。当他把目光从财富上移开,关注到他人生活,输送自己善良,财富自由却骤然而至。
作家亦舒也说,你首先要保持独立,才有资格谈应该争取什么。15到25岁时,你不妨多读书,多旅游。25岁到35岁,你应该努力工作,继续进修,组织家庭,开始储蓄。超过35岁,你就应当把工作变为事业,加倍争取学习,并拥有若干资产防身。
当你独立而强大,善良且有温度,你的枷锁就会变成翅膀。你人生,就会有财富自由,也会有选择的自由。
如何使自己的财富合理的保值增值
对待金钱及财富,最好的心态就是有底线,有界限。该赚的钱努力去赚,不该发的财,绝不贪念。
正确的心态,还需要合理的方法论:复利!你的复利行为导致了一个结果产出,而结果又反过来又加强了你的复利成本。如此循环下去,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当循环到一定程度结果带给行为的加强效应会越来越大,最终带来的结果也会越来越庞大。
我们天天说赚钱赚钱,其实钱不是没有理由地涨跌,而是有方法可寻的!复利就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说白了,当你手中的钱会重复不断地产生利息的时候,也是你财富得以积累的时候,这种积累是符合经济逻辑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