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十而已”刚播完没多久,故事结尾三位女子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钟晓芹复婚,顾佳离婚,王漫妮出国留学。结尾令人唏嘘,却又是那么理所当然。
但是当我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都是对王漫妮的指责。说王漫妮拜金的,王漫妮不自量力的,王漫妮配不上梁正贤的,王漫妮想找咖啡店男友做备胎的,王漫妮配不上小张主任的,十万块留学王漫妮在做梦的......
看着许多人用高高在上的视角评价王漫妮,我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你不是王漫妮,你怎么评价王漫妮的好与坏呢?
我是王漫妮。她的拧巴,她的倔强,她的天真,她的失意和得意。我统统理解。甚至,也许,我想我最后也许会走上留学之路,一个人在国外孤独终老。
王漫妮又被翻译为“want money”,她最被诟病之一就是“拜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钱成错的了?你爱钱,我爱钱,大家都爱钱。王漫妮不偷不抢,不做违法乱纪和有违公序良俗的事情,不知道爱钱又错在哪里?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哪一个想要留下的年轻人不爱钱?爱钱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比起“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面笑”的真正的虚荣女人,王漫妮自食其力,她踏实生活,认真工作。要知道,她有很多的机会去和人苟且,轻易过上想要的生活,但是她一次次拒绝,还是选择靠自己,我不觉得王漫妮错了。
很多人批评王漫妮拎不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这些人反而更可笑,我甚至觉得现实中的他们,做不到王漫妮的一半好。王漫妮确实想要钱,但是又不够聪明,不够世俗,妥协地不够快。但是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正是因为她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但是还想要“高富帅”的爱情,所以她在邮轮上接受了梁正贤;正是因为她知道她和梁正贤的故事只是一场梦,所以她在邮轮上拒绝了梁正贤。正是这样物质又天真的女人,她年近三十却又一无所有,梁正贤到店里来找她,她以为她终于等到了她的爱情——又高又富又帅!她无法拒绝。
试问一个正常的女子谁能拒绝呢?我们在一线城市已经足够累了。虽然大喊着要做独立女性,但是社会却给我们太多伤害。大龄女子的标签,工作时候的歧视......遭受的伤害太多,谁没做梦有一个“白马王子”来拯救自己?我们是人,不是所谓的“斗士”、“机器”,现实突然给了我们做梦的权力,也许这个美梦只是一枕黄粱,“王漫妮们”也只能心驰而往之。
至于王漫妮和投行男的相亲经历被吐槽,说王没有拒绝的权力。我更愿意理解为男权的愤怒。现实中,一些男人无论事业还是婚恋都一塌糊涂,他们一次次被女人拒绝,他们给自己的安慰就是:你拒绝我还不是因为我没钱。如果我有钱了,你这样的还不是得贴上来? 事实是,很少有女人因为钱而和一个人在一起。即使网络上一再渲染女性拜金。很多女人的择偶标准也不是唯钱论。
装逼是相亲中令女人最难忍受的,因为这会显得很low,可惜的是,很少有男人意识到这点。
王漫妮和小张主任的相亲,我更愿意看成一场闹剧。同样是男权的傲慢,王漫妮对小张主任的拒绝,不仅戳痛了很多男权的神经,甚至让许多女人表示不理解。小张主任最经典的话就是那句:“人拼来拼去不就是为了一个家嘛,把日子过顺当过安逸吗?现在车子、房子都是现成的,工作也是稳定轻松,生活安逸自由,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能够给你安全感。”
说实话,看剧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我都流泪了。多么朴实的话,多么真挚的男人。对于一个在一线城市拼的人而言,这句话多么的致命。这句话太容易让已经身心俱疲的人软弱。三观不同,无法强融。王漫妮拒绝了,如果是我,我也会拒绝。
因为拼来拼去如果只是为个家,当初就不会离开。小地方安逸,房价便宜,车子买得起不限号,在婚恋市场上也可以“挑挑择择”。之所以去漂,去拼,就是因为拼来拼去不只是为了家。
拼来拼去是为了逃离,逃离那个家里人吵了架整个小镇都知道了地方。甚至十年后吵架的人都忘记了。邻居们都还帮你记得;拼来拼去是为了到一个靠自己就能活的地方,而不是沾亲带故才能进好单位。没了关系,王漫妮什么都不是的地方,她只能仰仗小张生活;拼来拼去是为了看更大的世界,享受更好的物质,过更好的生活。我拼的所有,都是为了一个“更”字,如果能看到,能吃到,能活着就是我的全部,那这一辈子岂不是太无趣?
王漫妮注定不属于小镇,不属于小张主任,她只能选择一个人继续前行。
最后的最后,咖啡店前男友的老婆挽住他的手臂向王漫妮宣誓主权。王漫妮笑了笑,骄傲如王漫妮,又怎么可能吃回头草呢。小女孩儿还是无法理解大女主的。
很多人解析说王漫妮出国也不会过的更好,她的结局将会如何悲惨。也许吧。也许编剧用十万块让她出国留学就是个bug。但是我理解王漫妮想要离开的初衷,王漫妮不是为了找个地方更好的停留,而是为了看更大的天空。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他死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