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祭祖行为既然原始社会的人们朦胧地认为人去世后,灵魂就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存在,过着和人世间同样的生活,因此,古人最原始的祭祖行为主要是在墓地进行,所谓埋葬藏其形,祭祀事其神,出现了人死后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随葬的做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智人时代”人们在墓地的祭祀行为,经历了随葬品由比较简单到稍为丰满的发展过程。最早的族墓是氏族墓地,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它是氏族社会血缘关系的体现据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文化遗址所反映的情况,可以推测当时已有氏族组织的萌芽,并且有了比较原始的祭祖观念。当时氏族社会存在着按性别、年龄的不稳定的简单分工。男子多从事狩猎、捕鱼以及防御猛兽等活动;妇女多从事采集果实、看守住所、缝制衣服、养老抚幼等工作;老人和儿童则从事辅助劳动。山顶洞人住的穴洞,长约12米,宽约9米,面积约100平方米,可容十几人到几十人。洞内有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处,是他们的公共生活区;下室在洞的深处,是他们的公共墓地。墓里埋葬着一个青年妇女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他们的尸体上撒着赤铁矿的粉粒,随葬的有燧石器和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希望死者死后也能享用。(见经编图1-2)“从死者身上撒布赤铁矿的粉粒和随葬物品来看,当时人类已经有了灵魂观念。近代一些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部落,往往认为红色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而且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到另一个世界去,过着和人世间同样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
位于河北省迁西县罗屯镇西寨村东的西寨遗址,距今约6000年,为冀东地区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9881994年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遗址文化厚层达3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出土完整器物5000余件。除发现古人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遗迹外,还发现了古人祭祀场所的重要遗迹以及祭祀物品。
新石器时代中原仰文化遗址墓葬已有一定方向,随葬物品较山顶洞人时期更加丰富。仰韶文化时期盛行仰身直肢葬和迁移合葬,并且尸体的头部大都朝着西方。(见经编图1-3)如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的渭南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渭南元君庙,发现墓葬共57座,其中45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三个纵行。除一部分单人墓外,238座是多人合葬墓,每墓少者2人,多者25人,均仰身直肢,头向西。泉护村遗址中的墓地,“随葬品丰富,有石铲、骨、骨笄、瓶、钵、斧、灶及泥质黑淘丈鹰鼎等,后者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不失为罕见的艺术珍品”。又如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的死者,大多头朝东、面向北。死者头部朝向基本一致,表示人们幻想死后灵魂要返回老家或者要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有些墓葬还在尸体旁随葬死者生前用过的石斧、石锛、石铲等生产工具,釜、盆、罐等生活用具和一些装饰品等,有的陶器里还放有食物。随葬物品的丰富,反映了这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也显示出当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观念有了深化。
新石器时代黄河南岸的李岗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包括新郑裴李岗、密县莪沟等遗存,墓葬区在遗址的西部。已经发现的数个地点的所有裴李岗墓葬,头向都偏向南方,这同样显示了人们幻想死后灵魂要返回老家的想法,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氏族群体内部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裴李岗、莪沟两地的墓葬都以单人葬为主,两地各发现了一座双人合葬墓,合葬墓内死者的性别、年龄未经鉴定,合葬墓的面积及随葬品都居墓地之首。绝大多数墓葬都有陶器、石器随葬,有些墓的随葬品放在壁内。整个墓葬区各墓随葬品数量、质量上的差并不明显,但随葬品的组合却引人注意。该墓葬区除裴李岗的一座单人墓和一座合葬外,凡随葬石磨盘、磨棒类谷物加工工具的墓中,不见石铲、镰、斧这类农业或手工业生产工具,而随葬后一类工具的墓中,亦不见磨盘、磨棒类谷物加工工具。随葬品的不同组合,反映了当时社会业已存在的劳动分工。
在武安磁山遗址可见到两种不同的祭仪形式。其一是“陷祭”,可能是祭天地、祈丰年的一种宗教活动。这里的居民挖出一定形状的坑、坎,然后放入粮食、树籽、猪狗和含炊器在内的成组陶器,再经燔烧和瘗埋,完成虔诚神圣的祭仪;其一是“供奉”,是将成组的陶器和石斧及磨盘、磨棒这类生产及加工粮食的工具放在一起,通过某种仪式,以希冀扩充这些器物实用功能,表达祈求丰年的愿望。②至半坡文化时期,半坡发现的埋在地下的两个盛有粟米的小罐以及在第二号窖穴中见到的有盖的小陶罐,可能就是与祭祀有关活动的产物,大概是奉献“粟米之神”以求更多的收获。这里特意埋藏在大型一号房子居住面下的带盖粗陶罐,和南壁下白灰层中的人头骨及其旁边破碎的粗陶罐,很可能是同奠墓仪式有关的包括人牲在内的祭祀遗存。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些建筑遗迹则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崇祖意识和祭祖活动。
如反映仰韶文化后期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其中901号房子,是一座由前堂后室和东西两个厢房构成的多间大型建筑,以前堂的建筑最为讲究,宽16米,进深8米,面积130平方米。正门朝南,有门垛,左右有对称的两个门,在东西墙上还各有一门通向雁房。从正门进去,迎面有ー个大火塘,直径超过两米半,残高约半米。地面、火塘表面、子、墙壁和房顶里面均抹上灰浆,显得洁净明亮。地面做工更加考究,表面经压实磨光,青黑色,很像现代的水泥地面。这房子规模很大,其残存面积连同前堂总共约290平方米,质量考究,远远超过了一般居室,当是一所召开头人会议、举行祭祀仪式的公共建筑。其中的大火塘显然不是为一般炊事之用,而可能是燃烧祭祀圣火的处所。房子前面还有个约130平方米的地坪,有两排柱洞,每排六个;柱洞前有一排青石板,也是六个,与柱洞相对应。西边后排柱洞旁还有一个露天火塘。这所公共建筑,堪称仰韶文化后期的原始祭祀殿堂。(见经编图1-4)与901号房子类似的是405号房子,其地面结构、火塘、顶梁柱和扶墙柱等同901号房子的前堂差不多。因此当也是一所举行头人会议或祭祀仪式的公共建筑,只是规格比901号房子低一级異了。在405号房子西边的一座小型建筑,也与此相似,只不过规模小些。这个房子的地面和墙壁也抹有灰浆,显得非常圣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火塘后面的地面上画有一幅顺大的宗教画,像是两个人在一个方形台子旁边跳舞:两个都是双腿交叉,左手头,右手持棍棒。台子上则放着两个牺。其内容可能是描绘杀牲献祭的仪式,也可能是祈求狩猎成功的巫不画。如此神圣的地面当不能让人随便践踏,而这个房子面积较小,留不出足够的地方让人居住,因此这个房子应是一所祭祀的建筑,而不是一般的居室。
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祭祀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分布在中原和周边各个地区。
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集中地反映了约自公元前六千年后叶到公元前三千年末叶前后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祭祖观念。这种祭祀遗址发现有四处,即喀左县东山嘴、阜新县胡头沟、凌源县城子山和跨凌源、建平两县的牛河梁,都在努鲁儿虎山南侧一线,其时代均属红山文化晚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存在类似“坛”的祭祀建筑,并于坛内或坛旁有埋人现象,祭祀用的泥质彩陶筒形器等特殊陶器和动物类、璧环类等玉器是这些遗址特有的器物。
在辽宁省喀左东山嘴发现的石砌祭祀建筑基地,坐落于山梁正中一片平缓地带的台地上。整个基地分中心、两翼和前后两端几个部分。中间是一座大型方形建筑,东西长1.8米,南北宽8.5米,四边用石块砌墙,现存墙高约半米。基址内地面为平整、坚硬的黄土地面,地面上有用长条石组成的椭圆形石堆。方形基址南面约15米处有一个用石块铺成的正圆形台地,直径约2.5米。在这个圆形台地的南面约4米处,还有三个相连的圆形基址,皆用石块砌成,顶部用小石块平铺。两翼的建筑是在方形基址的两侧,分南北两部分。北部两翼为两道南北走向的石墙壁,南部两翼为零散的石堆,均接近方形基址南部东西两侧部位。
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规模最大的是牛河梁“庙、坛、家”群体建筑。这处群体建筑的中心是女神庙,围绕它分布着许多处积石家群,属于这个群体的遗迹大约广布在5公里见方的范围内。女神庙位于一缓坡顶,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主体建筑为多室结构,位于庙址北部,南部为单室,两室相隔约两米左右。主体建筑南北总长18.4米,东西残宽6.9米。其北侧有一块100多平方米见方的平台,地表散布陶片等遗物。女神庙的主体建筑为多室半地穴建筑,墙壁上画有彩绘。内出大小不一的人体和动物泥塑,还有祭祀专用的特殊陶器。这些人体塑像应是这处遗址群的主要祭祀对象,人们习称为“女神”(见经编图1-5),但究竟是自然之神还是祖先之神的偶像,则还存在不同意见。牛河梁遗址群在某种意义上就应被看作是由作为祭祀中心的“女神庙”和分布在周围的许多祭坛组成的有机结合体,“女神庙”中的人像是她周围许多个祭坛上的祭祀者共同奉并定期祭祀的“女神”。
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墓葬遗址,发掘出大量ト骨,反映了公元前三千年后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已大量进行占ト活动。这时期的卜骨未加钻、凿,只有灼痕,基本上都是用羊胛骨作成的。大量ト骨在墓葬中被发掘,表明占已成为这时期人们的经常性活动。皇娘娘台M8的墓主人使用羊ト骨随葬,秦魏家M23也随葬有羊ト骨,且均被仔细地放在一只可从腹部扣合的高领双耳罐内。墓地随葬羊骨,显然可看作是墓主人生前巫师身份的标志。
齐家文化大何庄遗址揭示的五处石圆圈遗迹,显然是祭祀性质的遗存。这种石圆圈建筑,用天然的扁平砾石组成,直径一般为4米,西北方留有宽1.5米左右的缺口。石圆圈旁边,一般都有骨或牛、羊的骨架。F的东边遗存被砍了头的母牛骨架,腹内还遗有小牛的骨骼;F3的南边发现了两块ト骨。这些都是当时牲祭、占ト活动的部分遗存。从这里窥见出当时的祭活动已具有相当复杂的仪式,只能是具有专门宗教技能的巫师这神职人员才能从事的活动。这类墓葬的存在,表明当时已存在巫师阶层。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安溪乡瑶山发掘了处良者文化的祭坛遗址,反映了公元前2600前2000年左右龙山文化时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的祭祀观念。瑶山北依天目山,东南临东若溪,为一高出河面约30米的小山。其南面为平原、分布着有四十几处遺址的良文化遗址群,瑶山为该遗址群中的遗址之一。祭坛建在小山顶上,平面略呈方形,每边长约20米,西边和北边还保留有石头砌成的护坡。坛面中心有一红台,长约76米宽约6米。围绕红土台有一灰土带,宽1.7-2.1米不等。灰土带外是黄褐土,上面有散乱的砾石,推测上面原先是铺砾石的,的(见经图1-7)此祭坛所用的红土、灰土和砾石都需从别的地方搬运上去,工程量不小。祭坛上没有发现房屋建筑,也没有发现生活遗物。仅在石头的护坡中发现一些陶片,当是建造祭坛时打碎扔弃的饮食用具。用这么大的人力在山头上构筑如此方形的坛台,其意义虽不能确知,但根据种种迹象推测,最大的可能是作为祭天礼地的场所,是祭司和贵族首领们通达天意以维护其统治的重要设施。
东北东山嘴、牛河梁两处红山文化的大型祭祀建筑群,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祭祀建筑遗址和浙江余杭安溪乡瑶山祭坛遗址的相继发现,表明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就已开始了庙祭,这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人们的崇祖观念和祭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