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安城里的第一场雪在11月下旬就落下了,较往年要更早一些。只是气温还是没有完全降下来,城里的雪最终没有留得住,很快就消融了。雪后几日,天气好转约好友一行四人前往秦岭东麓蓝田金山镇游玩。
金山镇位于临潼、蓝田、渭南临渭区三地交界处,临蓝公路穿过镇子,现在是冬天车流量也不大。此次进秦岭,是为了游玩亲近自然,同时在秦岭山林做生态养殖的宣大哥多次邀请去他那儿看看,所以也是为了他的盛情邀请而去赴约。
沿路只要你目光所及,仔细一些看便会发现散落在山坡上的柿子树。红彤彤如灯笼般的柿子挂在枝头,在树木枯萎树叶落尽的山林里显的分外显眼,给冬季带来了少许暖色调。
车子沿着盘旋的山路穿过金山镇之后约二十分钟后有一小道,走小道转过多个弯道后,宣大哥的生态养殖基地已经在眼前了,此时鸡鸣声已经不绝于耳了。
宣大哥的生态养殖基地依着秦岭山坡而建,下面是办公区和雏鸡孵化区,高处林地里是土鸡散养的地方远离主路。周边都是各类树木和青青麦苗,人迹罕至,空气非常清新。
刚进门还没有见到主人,娟秀的字体书写在已经有些发白的黑板上,四周散落着各类工具。我问我自己活着是为什么/因为生活让我背负了太多/踏破荆棘走过无数坎坷/岁月蹉跎还有多少天涯沦落。看来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中年人啊,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责任、是无奈、还是希望?或者只是文艺中年一时诗意盎然随意写写罢了。
果不其然,和宣大哥深入交流后,才知道他不到二十岁便开始走上社会,普通农民家庭出身可想而知期间吃尽苦头,后面又开始做生意,开过加油站、卖过摩托车,七八年前又开始做生态养殖,总之干一行爱一行。也出了不少彩,上过电视做过专访,他下面负责的农村贫困户就有不少,基地员工里面有贫困户,孵化后的纯种鸡苗也会给贫困户按照统一要求做林间散养,带动了周边村镇不少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宣大哥人很热情,怕我们冷了主动打开空调、倒上热茶。他也很专业,谈起生态养殖和土鸡来,神态眉飞色舞,拉住你能说半天。舞他除了孵化纯种鸡苗、在上面山林散养土鸡,还在办公区附近有个小的珍禽养殖园,人工饲养有孔雀、红腹锦鸡、野鸡、鸳鸯等,每一只珍禽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都毛色光艳、步态稳健、眼光炯炯有神。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虽然珍禽养殖有正规合法手续并且是人工圈养,但是宣大哥这些珍禽中的部分品种也未能幸免,被统一销毁处理。谈到此处,宣大哥不免神情黯然起来,对于这些日夜相伴并且把所有心思放在上面的小动物来说,这种感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山林散养的土鸡,活动范围大,野性十足,既能地上走,还可以上树。据宣大哥介绍,他散养的土鸡品种是芦花鸡,我国传统的土生鸡种,早在明朝时期便开始在民间饲养。芦花鸡皮薄,皮下脂肪少,肌肉结实,食之味美,嫩滑不腻嘴,香味回味长。同时抗病力强,肉质好,脂肪量极低 ,色素含量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蛋品质好、蛋黄大。
既然来了,怎能不食其美味。宣大哥盛情难却,对不住了鸡兄弟。
宰杀后鸡皮呈暖白色,肉质厚实,鸡油黄亮,内脏颜色鲜艳,有四五颗大小不一未成形的卵泡(鸡蛋),满眼都是看得见的新鲜,比超市货架上看到的鸡不知要新鲜多少倍。宣大哥说,目前的散养土鸡给西安城里供货,可以当天送达。上午山林散步,下午餐桌美食,新鲜直达舌尖。看来秦岭小农和宣大哥后面还有故事待续,敬请城里的食客耐心等待便是了。
优质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好口味自然而出,一气呵成。鸡汤味道极为新鲜,厨房门外就可以闻到香喷喷的味道,肉也很筋道,与超市里面买的鸡肉入口即化为肉沫的口感完全不同。因为是山林散养土鸡,饲养周期长,强烈推荐炖汤至少一个半小时以上,不然根本炖不到位,会影响口感。大盘鸡也是最简单的做法,不需要太多调味品来凸显味道,肉有嚼头,几味调味品的味道已完全渗入肉中,锅底汤汁浓美,再拌入些许手擀面,口感棒极了。
因为开车不能饮酒,但是能在冬日里寂静的秦岭山林里,和有趣的主人煮壶热茶,促膝而谈,并且能吃到如此可口而又简单的美食的确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惨淡的夕阳渐渐西下,我们一行与宣大哥起身告别,相约下次再见。车子在盘山路上盘旋而下,身后是巍峨厚重的秦岭山脉,有着太多记忆等着我们去重拾,太多原始的味道等着我们去探寻,秦岭小农愿与你一起发现更多原始的味道,回归简单朴素又不失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