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群里一直有一篇文章警醒着急躁的爸爸妈妈们——“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
生活中,我们总是以一副权威的面孔指导着孩子的行为,训斥着孩子的错误,其实很多时候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可笑的,甚至是不值得被尊重的,只是他们没有能力反驳,或者说孩子比大人更有包容心。
来和大家分享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我们看看在大人面红耳赤的吼叫中,孩子会想些什么?
场景一
NN小朋友生气了,原因是弹琴时候爸爸说这遍弹得还没有上次好,于是默不作声地从琴凳上下来,坐在“温暖小角落”里噘着嘴。
爸爸跟过去厉声说:“什么毛病?我还没说什么呢就这样?那你就在这里待着吧,今晚上别出来了!”
于是,委屈变成了抽泣。
爸爸想的是:弹得不好不应该说吗?一说就走,让我这当爹的面子哪里放?只想听表扬的话,接受不了批评,这还得了?
孩子想的是:我已经上了一天课了,放学了还练琴,都这么努力了,还对我这么多要求?我没有顶嘴,而是去小角落里了,不是约定好只要来到“温暖小角落”,任何人都不能来打扰了吗,爸爸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场景二
起床铃响了,UU小朋友假装没听到,一动也不动,尽管妈妈已经把衣服放在床边,催促了一遍,还是沉浸在被窝里难以自拔。
刷牙的铃声已经响了,UU却刚启动起床的程序,妈妈终于忍不了了:“能不能快一点啊?你这么慢的话,晚上我接你也晚点儿去。”
UU一个激灵坐起身,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边哭边刷牙。
妈妈想的是:哼哼,害怕了吧?不敢慢了吧?
孩子想的是:又说这个来吓唬我,烦不烦?妈妈这次说话到底算不算数?万一真不来接我怎么办?
场景三
忙碌的早上伴随着催促声终于到了出门的时间,SS小朋友刚穿完一只鞋,突然想起来什么,把另一只鞋子一扔跑到沙发上开始找东西。
妈妈站在大门口皱着眉头看着她:“又怎么啦?”
“我昨晚上做的小花呢?怎么没了啊?”
“先不找了,走了走了。”
“这是我昨晚上送你的礼物啊!你很喜欢的呀!”SS一边找一边带着哭腔地说。
“快走吧,本来今天时间很宽松,磨磨蹭蹭地又要迟到了!”妈妈已经非常不耐烦了。
“我不想迟到,可是我辛辛苦苦做的小花……哈,找到了!”
“以后不许把这些东西放沙发上了,沙发是坐的,再放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直接扔垃圾桶!”妈妈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哇……”SS在后面大哭起来
妈妈想的是:不就拿普通纸剪的小花吗?再剪一个又不麻烦!我催你还不是因为怕你迟到被老师批评?
孩子想的是:妈妈这么不珍惜我送的礼物,真伤心!以前把东西放沙发上妈妈也没说我啊,到底什么时候能放,什么时候不能放?
场景四
晚上,书桌前,气氛凝重,HH小朋友盯着一页拼音卷愣神,妈妈阴沉着脸看看HH、看看拼音卷,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照镜子呢?想什么呢?想这么半天!”
HH被吓得颤了一下,边哭边争辩:“我已经想出来了,正准备写呢,被你一吓,又忘了。”
妈妈怒不可歇:“就这几个拼音,一学期了!”
HH紧紧地搂着妈妈:“妈妈我是爱你的啊,你难道不爱我了吗?”
妈妈想的是:好的学习态度必须得有啊,坐着愣神,跟我僵着干,明显就是态度不端正!
孩子想的是:我确实在努力地思考,就是太困了,脑子转得慢了点!我是一直爱着妈妈的,可为什么妈妈有时候对我好,有时候感觉这么陌生?难道妈妈说永远爱我,是骗我的吗?
大多数时候,大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发泄着自己的愤怒,我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尤其在心情不好的时候。
比如场景一,既然约定了“温暖小角落”的特权,孩子都知道心情不好时候可以去那里冷静,大人为什么还穷追不舍呢?
比如场景二,没有哪家大人能做到故意不去接孩子吧?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还要说呢?为了吓唬孩子而乱做承诺,只会在孩子那里慢慢失去诚信。
比如场景三,晚上拿到礼物时表现得很欢喜的妈妈,与早上把礼物视为垃圾的妈妈,让孩子相信你的哪一面呢?
比如场景四,妈妈心情好时就是“宝贝,爱你”,心情不好时就拍桌子,孩子都怀疑你的爱是不是真诚的了。
或许,周旋在生活与工作的大人们实在太累了,累得只想发泄不想对说过的话负责,累得忘记了自己说的话孩子会记在心上,累得忘记了拥抱孩子、拥抱自己,累得忘记了和解。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想起来这画面真美!其实我们亲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爸爸妈妈,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犯错改正的机会,很有耐心地、静静等待着爸爸妈妈的成长。跟自己和解,跟孩子和解,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解,珍惜成长道路上的摩擦和互动,我想育儿过程会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