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手机由于大量的APP的存在已经不是一个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片的功能机可比了,很多人的手机中装有读书软件,还有一部分人装有听书的APP。
关于听书的这种方式到底是不是一种比较好的读书形式,我个人认为是也不是。
听书好处是很多的,首先不浪费时间,坐车、走路、做饭均可听。其次内容也比较丰富,目前APP的上也有很多书可以听。形式上也有很多,评书方式、读书方式及广播剧方式(多人),不至于乏味。
听书不好的地方也同样多,首先不利于记录读后感,比如坐车上1小时,一般可以听1集-4集,但是有些内容想记下来基本上没有时间及没有方式。其次不利于思考,因为听书基本没有人会停下来,而是随着音频走,那么即使出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停留而是一带而过,对内容上缺乏自己的见解。再次,没有仪式感,听书可以躺着,趴着,走着,完全做不到手不释卷,缺乏这种仪式感实际上是缺乏对读书的信仰,继而也就缺乏了对知识的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上述情况直接导致听完就忘,缺乏状态、缺乏形式、缺乏思考、缺乏记录,那如何能不忘。我以前是个忠实的听书者,我可以一边听书一边干任何事,但是我现在写字的时候就完全不能听书了,因为干扰我的思考方式了,连续这些天的写作出现的一个新的体会,就是必须把听书软件暂停,否则影响文章的连续性。
听书这种形式我是拥护的,但是很多人会发现不是书不好,而是播讲人太次,发音吐字均让人无法忍受,以至于好好的一本书实在进行不下去。这个情况在各APP免费的书目常见,但收费的书确实要好很多。但无论收费还是免费的都有丢字、倒字、错字的问题,这情况评书基本没有,但是读书的书基本都有,而一旦出现就会如同好好的一碗汤喝着喝着就看见一个苍蝇飘起来,让人难受不已,以至于我总觉得声优们是不是拿着盗版书读的,要不就是自己只有声音而没有文化。
我对于听书略以总结。什么书可以听?评书一定是可以的,因为本来就是一种让人听的“买卖”。小说是可以的,因为不用管有没有营养听故事就行了。读过原书后再用听书的方式加强一下印象是可以的。具有“科普”性质的书是可以听的,因为有些知识知道一下就行了。
什么书不建议用听书方式读:过于高深和艰涩(如布隆迪厄)的不建议听,因为声优连断句都不会;发人深省的书,总是会让人因内容而想起什么会不断有感悟的书;过于情色的书(有些网络小说)不建议听,因为容易让人联想以至于没处发泄。
听书这种方式还算是一种有效的消遣方式,至少比不读书要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