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回家,妈妈干女儿也回来了,于是两家人一起晚餐提前过年。她们一家五口,爸爸、妈妈、干女儿夫妻和弟弟,一进家门,整个家好不热闹起来。
“真搞不懂,他为什么要那样?”
“大钱都花了,还在乎那小钱”
“就是,因为两台空调改变买房计划”
……
她们全家似乎在讨论什么,一进门,干女儿的老公就开始整理沙发,干女儿一边激动地讨论着她们的话题,一边指挥干妈把灯打开。我正准备像迎接客人一样的方式迎接她们,她们却比主人还主人的方式进门。
确实,在这个家,她们比我和哥哥还更像主人。 干女儿的妈妈清婶从十八岁嫁到我们村庄开始和妈就成了好朋友,那时候我大概8-9岁,妈妈比她年纪大一些,所以在生活中妈妈像姐姐一样对她关照有加,听我妈说我十岁生日的时候,清婶给我买了一块布,妈妈给我做了条小花裙子。我对她的印象除了她每次来家里我都喜欢玩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以外就是她的女儿香的出生以后,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小小孩,实在太可爱了!就像个真正的布娃娃。这个可爱的布娃娃就是现在我妈的干女儿。从小她就认我妈妈做干妈,我们全家也都接受这个可爱的小妹妹,但她们之间的感情还是在我们不经意的状况下日渐发展,直到升华超过了我妈的两个女儿!
旺叔是爷爷堂兄的儿子,小时候对他的印象不深,只记得他由强大基因遗传来的弯弯小眼睛和额头上的抬头纹,尽管他比我爸妈小16岁但经常在一起喝小酒,亲戚朋友间直来直往有时难免会有些矛盾,记得他和我妈有过争吵,具体什么原因不记得了,在小时候的我看来那些大人有时候想法真够奇怪的,喝酒的态度也像个孩子一样没有自控力。反正和他们在一起最多的就是吃饭喝酒了。最多算个吃吃喝喝的朋友。清婶认识他的时候还向我妈打听他的情况来着,从那以后我妈就像大姐姐一样,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他们后来的新家庭生活经常性的指导、调和,就那样他们就不自觉地订下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友谊模式。
母亲有八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三,但从小各姐妹就送人,好像在那个年代女孩一出生就送人是一个普遍现象,是因为女生反正要离开家和另外的家庭相处,所以从一出生就开始训练的狭隘原因吗?总之她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便经历那样的境遇。兄弟姐妹间童年的联系是很有限的。长大以后,他们热烈地表达对失去的一系列的亲情回归和渴望,童年的我们误以为他们之间才是世间最美的感情,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和每个人的经历自我成长,渐渐的在日常里变得有些古怪,原来这一场一场的盛宴背后是每一颗孤独的心,抛开血缘的亲情,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亲密关系的基础并没有建立起来,亲情像一栋过往宏伟建筑的残骸。
妈妈的孩子有三,我是最小的女儿,还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和她的缘份很浅,18岁后各自分离,母亲不再是依赖(或许从来都不是)有些关系你永远都说不清,总之流浪在外的小孩,上天保佑你!
哥哥是夹缝中求生存的人,在家族中,在父母亲中,在哥哥妹妹中,一生都在追求想要表现得圆满。和母亲的关系也似近非近。。。
我比较幸运,或许是冥王星的指引,让我和妈妈成了好朋友。
在过去3-40年后的今天来看,无论是亲身父母姊妹,还是夫妻子女,在一起时间有时候不及朋友。对于我妈来说,因为朋友和干女儿的关系中间有一定的距离,幸运的是他们拿捏得非常好,互利互助,形成了完好的共生关系,所以他们间的友谊因为更简单而更好维持!
突然想到一句话,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所以爱和关怀才显得珍贵!但有时候对于家人来说会被误以为人生来就是有爱和关怀的,孤独是对方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