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次作文全部是孩子完成,我只是陪伴孩子,看到了孩子的种种。
周六晚饭后,已经过8点,孩子开始写作文。我把写作文开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早就写好在纸上,现在尽量少说,孩子敏感,说不好,倒不如不说。孩子看后,有些地方不赞同,要按自己的来。我马上表扬,老妈已经赶不上儿子了,现在,最多就是陪伴。头,身,脚,思维导图定下后 ,孩子开始写。
作文题目,孩子结合材料要求,试着改了几个,把最喜欢的写上。
头的部分,先让我说,想借鉴一下。我说了几句,孩子都不满意,嫌我的太老套。自己想了一会儿,果然不错,新颖,开门见山。
从第二自然段开始,进入身的部分。孩子又开始冥想,这个时候,我提醒了一下。儿子,静下心来,把思绪还原到那天,我们在北京后海,刚进滑冰场,你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所感觉到的和所想的……几分钟后,儿子兴奋告诉我:“妈妈,有词儿了”!一会儿功夫,身的上部分已写完,写的很出彩,从近处到远处,描写很细腻。我毫不吝啬地大加表扬,优美的词句都是来自自己的思考,还有平时阅读的积累。
“你不是说,我的阅读方法不对吗?经常让我要精读,精读!”儿子怪怪地笑着看我。
我说:“妈妈希望你好上加好!”
写到身的下半部分,儿子不想写了,想去做其他。要是以前,我一定坚持要孩子做完,现在随孩子吧。
再写的时候,已经是周日的晚上。儿子喊我,我过去了。因为周日上课,落下的作业都需要晚上突击。所以情绪没有昨晚的好,但我依然的陪伴,想办法调整他的状态。我建议写的时候切记空洞,要有细节描写,自己感受……孩子不干,按自己的来吧!写的很快,一会儿就是一页纸,可能不太精彩,又怕我找出毛病,还得修改,所以不愿意让我看。
这就是孩子,时而兴奋,时而忧愁,反复无常,好好坏坏。我们家长沉淀自己,练好修为,把孩子扶上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