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参加了第四次表达艺术心理活动课。活动的要求就是每组所有人共同完成一幅水彩画。没有具体要求和形式。就是随意的表达。但有依次画的顺序和15分钟的时间限制。
绘画分了两组。15分钟涂抹了两幅团体作品。可以说两幅作品都很抽象,因为它承载了每组六个人的感情及创作在里面。在分别谈表达感受的时候,有些人侃侃而谈自己在其中的创作,从感情到方式一直体验着自我表达的酣畅淋漓。有些人谈着表现的自我被别人覆盖的失落,看到自己的创作被别人掩盖的压抑,似乎一直在努力表现自己,却最终没有看到自己,甚至将别人的表达视为一种对自己的期待的破坏,久久不能平复心境。有些人总想小心翼翼的猜测别人的表达,然后去完善,去补充。有些人总想画一些细节,引导着别人共同创作。而我,因为白天的烦心事郁闷,只想占一个角落用黑色蓝色去涂抹发泄,最终那些涂抹被别人的涂抹覆盖。
慢慢的我试图融入集体,我没有去注意每个人的细节表达,但我看到了那些自我表达的形象,我没有看到整幅画的意境,但我知道画中有每个人,但不会按每个人的心意去成就这幅画,所以我只关注了整体的色彩,我去给整幅画面补充温暖的黄色和充满生机的绿色以及燃着激情的红色,我发现最终这些颜色都没有被覆盖,都在画面上鲜明的表现着。我发现我执着的坚持了自己,心情是轻松的。
但我们组有三个人表达了对我的表达的感受,那就是破坏。这让我很意外。本不想打扰别人只占一隅的发泄一下心情,本想融入集体,去补充那些作为一个集体不能或缺的色彩,温暖、活力和激情,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破坏。而感觉我的破坏的人们正是那些追求完美和细节,对整幅画有高期待完美的人。
人和人是那么不同。而整个晚上始终开心和兴奋的表达着的,正是那些注重自我,在画中能酣畅的表达自己而不去过多关注别人的人。他们为自己的表达和成就而开心和骄傲。而那些总是关注别人,关注补充猜测别人的人却最终因为失去自我,没有看到自己的努力成就集体而郁郁寡欢。
记得有句话说,我们成就了自己就成就了别人,我们快乐了自己就快乐了别人,我们幸福了自己就幸福了别人。但在集体中我们如何成就自己呢?我们都在用我们习惯的与人相处的模式成就着自己。但有的人很开心,有的人却不开心。在其中我们都看到了自己的与人相处的生存模式。
我们都喜欢开心。那么如何看到我们与人相处不开心的模式呢?如何改变这种旧有模式创造一种适合自己的开心模式呢?大概是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那么不同。看到不同我们才会理解,才会包容,包容自己也包容别人。其实,真实并不是你所看到和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