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仿写营【1期3班335嫣小燃】day6

刻意练习Day6

【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

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

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

“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

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刻意练习】

夏天的一个早晨,天气异常闷热,放置在阳台上的花草无精打采的耷拉着脑袋,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嘶鸣。放眼望去,工地上临时搭建的工棚像一排排整装待发的战士,笼罩在阳光中,接受着闷热的洗礼。工头套着背心短裤,胳膊下夹着文件夹,一手端着冰豆浆,慢吞吞地朝工地走去。走到工地时,豆浆已经没了,只剩下吸管与空杯接触发出的“呼喽呼喽”的声音,他开口吆喝了一句“发工资了”,声音穿透闷热的空气,传到工棚里,工人们从工棚里走出来,个个面带喜悦望着工头,像是喝了清醇的酒,嘴角也露出了笑,似乎这闷热的空气也融化在了他们的笑容中。

【对比思考】1、我基本还原了原文上面的重点。天气,特性。

2、用“工地”埋下伏笔。

3、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知了和花比作人。

4、对画面描写比较细致,穿着背心短裤,夹着文件夹。豆浆喝空发出的声音。用比喻手法来形容工人的兴奋,最后一句话的比喻跟天气呼应。

5、灵感来源于我自己脑洞想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