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神清夏日长
——咏小暑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进入小暑,暑气蒸腾,但盛夏赤日之下依然有诸多美好。此时天高云淡,满眼绿荫,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阳光强烈有何惧?静心等清风,万物声音自然悦耳。
小暑已至,愿我们能像诗人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静心守志”中度过一个诗意的盛夏。
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夜望》,生动描绘了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人生的思考: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暑节气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描绘了夕阳西下,月亮初升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小暑的到来伴随着雨后放晴,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颔联“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进一步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夜晚的天空中南斗北斗的斗勺直指南北,方位清楚易辨。“南北斗杓”代表着季节和时间的变换,“乾坤卦位”则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变化。“八方明”则暗示了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这一联通过天文和易经的哲学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颈联“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古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仍在,但世俗的风气却不尽如人意,道路仍然不平坦。这一联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尾联“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感慨。他认为自然界中的草虫也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悲歌,这让他感到凄楚和无奈。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元代诗人张可久的《小暑闲居》,在炎炎暑热中,营造出清凉依然的惬意环境:
小暑时节正闲居,静坐窗前看卷书。
清风徐来心自静,绿竹摇曳影扶疏。
茗香袅袅绕几案,诗思翩翩入云衢。
此间无有炎蒸苦,只觉时光胜玉壶。
小暑时节,诗人闲居在家,静坐窗前,一杯香茗,一册诗书在手,便是这节气里最凉爽的风景。
清风徐徐吹来,静下心来,便觉得窗外那一帘葱茏,摇曳竹影,是沁人心脾的惬意!
茶几上的香茗冒着香气,萦绕案桌,牵引着绵绵不断的诗思,直上云霄。
这里哪有什么暑气炎热,只觉得岁月静好,时光怡人 ,胜过玉壶的冰凉!
这一片清凉,当是诗人闲雅心境的诗意写照。
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的《咏小暑》,描绘了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看淡世事的坦然心境:
小暑初临日已斜,麦秋时节雨丝加。
燕雏争哺声声近,林果初红树树华。
碧水池塘新过雨,绿槐庭院遍鸣蛙。
闲居不问世炎凉,静看浮云起复斜。
彭孙贻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明朝灭亡后,杜门侍母,终身布衣蔬食。当道有重其才,劝其出仕,谢绝勿应。自负文名,亦节义自许,不妄交游,人皆服其品格。
此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小暑闲居诗。
首联写小暑节气到来的天气。小暑初临,斜阳西下。正是麦秋时节,降下的绵绵细雨,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中间两联描写小暑时节的风景。侧耳倾听,屋檐下的小燕子争着乳哺,呢喃声亲切入耳。放眼野外,果树上挂满的果子开始变红,仿佛树枝上开满了花朵。新雨过后,池塘里碧水荡漾,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庭院里槐树繁茂,一片葱绿。这些小暑景象,营造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夏日闲居图。
尾联中,诗人感慨道:我闲居乡村,不管世事炎凉,任凭风云变幻,静看云起云舒。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炎凉的心境。
小暑时节,正是荷花盛开的时期。清初诗人查慎行的《又五言绝句四十首其二十七 》,写梦中寻访种莲人,感叹小暑天荷花盛开。表达了对荷花的赞美与留恋:
夜到曝书亭,梦寻种莲主。
似与告归期,花时天小暑。
此诗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荷花的赞美与留恋。“花时天小暑”,既是对荷花盛开时节的描绘,也是对荷花不畏炎热、傲然绽放的颂扬。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小暑节气,也是荷花盛放的时段。荷花花期长达三个多月,从农历五月一直开到农历八月,但是最美最茂盛的荷花,在农历六月,正是小暑大暑节气之时。此时花盛果初,正是满塘荷香的时候。所以荷花自古有六月花神的美称。
骄阳暴雨,滋生摇曳荷花,蓬勃美丽,端庄大气。
诗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夜晚走到荷花塘边,白天他在这里趁着太阳晒过书,领略到最美的太阳下的荷花,梦中却是在这里寻访种植莲花的人。
这首诗,写了梦境的破碎之美。
诗人仿佛认得种植荷花的人,又仿佛是因为荷花的美丽,想告诉他自己恋恋不舍的心情。
但是这个梦有梦的真实,因为在寻找,有意识流,但是未必真的找到,只是一种心情和情绪的流转。
诗人想说的,是这里的荷花真美,荷花就开在小暑天,不畏炎热,是最美的花朵,我想来拜访你,想道谢啊。
“花时小暑天”,是对荷花的赞美,也是对种植荷花的人、热爱荷花的人的赞美。
只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于酷暑中傲然绽放,这是生命和精神的绽放,也是对命运的抗争。
清代诗人乔远炳的《夏日》,描写了小暑时节的景物、声音、生活场景和美食等方面,展现了夏日的美好和宁静: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夏日》是清代诗人乔远炳的小暑节气诗,通过对小暑时节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舒适的夏日画面。
诗人躺在竹席上,听着远方的蝉声和屋檐下燕子的呢喃,闻着一院子的花香。吃着可口的雪藕冰桃。这夏天,真是太惬意了。
首联“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写小暑时节南风带来的凉意。夏日炎炎,南风中带来的丝丝凉意,消除了心中的烦恼;小暑到来,在悠长的夏日里,凉风让人神清气爽。“小暑神清”,表现了诗人在小暑时节神清气爽的状态,而“夏日长”则强调了夏日白昼的时间之长。
颔联“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描写了夏日的声音。远处的树上传来断续的蝉鸣声,为夏日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热闹。而近处的雕梁之上,燕子在呢喃细语,这种轻柔的声音与远处的蝉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夏日氛围。
颈联“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写诗人的生活场景。诗人躺在用薤草编织的席子上(薤簟),感受到席子的千纹细腻而光滑,这种舒适的感受与夏日的凉爽相得益彰。诗人所在之处,花草丛生,整个院子都弥漫着花香,进一步突出了夏日的美好。
尾联“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写夏日的美食和诗人的心境。诗人品尝着凉爽雪白的嫩藕和冰镇清凉的桃子,感到清爽惬意,凉意袭人;再尝一尝碧筒美酒,是多么的舒适和自在,哪里需要别人的劝导和安慰呢?“碧筒”,即碧筒酒,用碧绿的荷叶柄吸饮,故又名“碧筒饮”。
这首诗,写出了小暑时节的温馨、闲雅和美好,也表现了诗人在宁静安闲的平凡岁月中悠然自得的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