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首发于公众号:半解纪录片
片源可在 小破站(更清晰)/ 关注公众号(更完整,人生七年、王朝等更多付费纪录片免费看哦)获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木心
老丁已经来到日本七年了。
七年,从未与妻女团聚。
只能一个人忍着刻骨的思念,打黑工挣钱还债,供女儿念书。
这七年,是由一份日本留学广告开启的。
老丁的青年在安徽的穷乡僻壤中插队度过。
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他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渴求。
也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老丁与妻子陈忻星相识,顶着压力结了婚。
后来回上海后,他们生下了女儿丁晽。
回到上海的老丁,已经三十多岁。没有文化,没有年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
他只能寄希望于重新获得学历来改变家庭的命运。
在街上接到日本留学的广告后,老丁和妻子四处借钱,凑够了去日本的学费。
可来到日本学校所在的小镇后,老丁一阵失望。
小镇接收中国学生不过是为了把他们留下来,作为青壮年劳力来弥补已经重度老龄化的生产力缺口。
在那个偏僻的郊区,老丁连打工的机会都找不到。
而他又急于赚钱还债养家。
日本的村民对来之不易的劳动力看得很紧。
无奈,老丁只能在一个晚上打着电筒和同学跳上了去往东京的电车。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
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所有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沙尘暴中。
到了东京后老丁却发现没有学校接受了他的转学申请。
老丁没了合法签证,成了黑户。没赚够钱也不能回国。否则怎么面对如山的债务。
他只能在东京开始了打黑工的生涯。
转眼间七年已过。
老丁在东京什么工都做过,同时打着几份工。
而妻子,一个人在上海带着女儿。
七年未见,老丁租住房间的墙上始终贴着女儿的照片。
想必无数个被思念孤独侵蚀的夜晚,他便是看着女儿的照片撑过来的吧。
老丁说,自己已经没办法去圆大学梦了,便想把女儿供出去,让女儿能去海外高校念书。
这些年,老丁省吃俭用,几乎把所有钱都寄回了上海的家。
而老丁的妻子在上海独自拉扯女儿,对阔别七年的丈夫,有七分思念,三分猜疑。但七年却依旧忠贞不渝,守着女儿成长。
这些年,妻子也很是不易。
她打着工来供生活费,将老丁寄回来的钱都存了起来,以便女儿出国留学所需。
自己则省吃俭用,不敢多买一件衣服。
上海家里墙上挂着的一家三口的照片,是这个分隔两地的家延续的证明与希望。
女儿丁晽也十分优秀。
七年前还是小学生的丁晽如今已经在复旦附中念高三了。成绩优异。
对于七年未见的父亲,丁晽的思念溢于言表。
就如同老丁墙上一直贴着女儿的照片一般,女儿一直保存着生日时父亲通过电台为自己点歌的录音。
听一遍哭一遍。
翌年,丁晽不负众望拿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offer。
老丁和妻子欣喜万分。
餐馆里,践行宴上,丁晽与母亲说起这些年的生活,觉得母亲这些年实在太亏待自己。
丁晽说,她不在家吃饭时,母亲总是草草解决。平日里,也不会给自己添新衣。
只是为了她留学,把所有能节省下来的钱都存了起来。
丁晽让母亲对自己好些,可母亲说,倘若不这样节省,哪里能有留学的钱。
天下的母亲都是一个样吧。
忽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省吃俭用,想要给我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想要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
每次放假回去都是一桌子美食。我一走,她和我父亲便是凑合着吃。
用我爸的话说,我在是有啥吃啥,我一回校便是吃啥有啥。
从初中到大学,住了那么多年校,每次回家总得长几斤。
对比父母的爱,这辈子我所能做的也只能略微报答一二。
那么倘有来生,便换换角色吧。
很快,女儿便要离家万里去美国留学了。
八年前,陈忻星在机场送走了丈夫。
八年后,她又在机场送走自己的女儿。
从此以后,一家三口便要分居三地,为了家庭的命运各自奋斗。
在女儿面前强忍着泪水千叮咛万嘱咐,当女儿过安检后,陈忻星终是泣不成声。
丁晽专门订了日本转机的机票,为了见一见已经阔别八年的父亲。
虽然只有二十四小时相处时间,但老丁和丁晽都是十分期待。
老丁没有身份证,只能在机场外的电车站等女儿。
盼了八年,曾经的稚子如今已亭亭玉立。
是陌生的,却也是熟悉的。
相遇不只是欣喜,更有对对方变化的窥探,以及万分的珍惜。
二十四小时转瞬即过。
又是分离的时刻了。
下次相见不知又是几年光阴蹉跎。
女儿来的时候不能去机场接,如今也不能去机场送。
提前一站下车的老丁在电车外流泪,女儿在电车内泣不成声。
丁晽说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他们不应该为自己做出那么多牺牲。
她只能努力学习聊表回报。
老丁和妻子那么多年的牺牲,不过是为了把接力棒交给女儿,如今,他们做到了,女儿也接稳了。
送走了女儿,老丁继续着打黑工的生活。
为了女儿的学费,他更加努力。又接了好几份工作。
可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老丁渐渐力不从心。
不服输的老丁考了五份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做起了技术工人。
而独自在上海的陈忻星也接着在老纺织厂做着工作。
她一直想去美国探望女儿,可五年来被拒签了十一次。
终于,在女儿离家求学的第五年,老丁去日本的第十三年,陈忻星拿到了签证。
她也办了日本的转机,只为了和阔别十三年的丈夫重逢。
这次他们有三天时间,七十二小时。
在日本的老丁欣喜不已,在纸上反复列着游玩方案。
他想带妻子去的地方那么多,可时间却只有三天。
他们同样是在电车站相见的,十三年的期待,他们相见时并没有形之于色的狂喜,更多的是欲说还休的欣慰。
十三年了,他们看着彼此,无言胜有言。
想必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吧。
婚姻二十余年,一别竟是十三年,其中苦楚,说不出道不明。
但彼此都懂。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依然是在成田机场前一站,夫妻二人只能分别。
妻子背对着老丁,依旧是一人在电车里哭,一人在电车外流泪。
可是没有办法的,丁晽还在美国念医学博士,生活终究是要各自奋斗在不同城市,才能撑起一个家。
又过了两年,丁晽终于念完了博士课程,老丁也可以回国了。
他时隔十五年,终于踏入了成田机场,坐上了回家的飞机。
飞机上,老丁看着窗外,泪眼迷蒙。
十五年啊,所有的壮年时光都留在了这片土地。
陌生的城市不再陌生,陌生的语言也渐渐熟稔。
东京,已经成了老丁的第二故乡。
盼了十数年的团圆终于在2004年实现了。
陈忻星顾虑着老丁的牙齿,悉心准备着饭菜。
阔别数年,他们都已不再年轻。
为了一个家,他们奔波奉献了半生,虽分居两地,但他们一直是最亲近的人,是彼此的依靠。
2008年,学业有成的丁晽在美国结了婚,老丁一家也在美国定居了下来。
这么些年的奔波劳碌,风雨兼程,终于是换来了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
他们实现了阶层跨越,也为家庭带来了全新的起点。
命运这东西,感觉年龄越大便越是相信。
但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带着镣铐起舞的过程。
或许,再坚持坚持,也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每个人的气运总是不同的,但咬咬牙努力努力,境况总能比当下好一些。
人是不能横向比较的,出身就决定了很多东西。
阶层跨越这事儿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
但我们可以纵向比较,只要家庭情况能稍微通过努力改善一点,我们便是成功的。
这一生,也算是有所成就,问心无愧了。
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一定驮住了无数次日落。
老丁一家即使被命运蹉跎了那么些年,每个人却依旧心存希望,眼里有光。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相信奋斗能扭转命运,也愿意去拼命。
他们合该有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