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保持刺猬的距离,亲戚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

分寸感,是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 。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没有分寸感,是人生的一颗雷。

说话不注意分寸,轻者人设崩塌,重者自取灭亡。

前几天,杨幂做客李佳琦的直播间,一起带货直播。

在推荐果冻时,李佳琦突然说:“果冻要口活比较好,不然吸不出来。”

接着,还追问一旁正在吃果冻的杨幂:“开黄腔可以吗?”

此话一出,直播间的气氛,一度陷入了尴尬。

第二天凌晨,意识到这一事件的严重性的李佳琪发博道歉。

“刚才在直播间里说了不合适不正确的话,我深感懊悔,对不起。我一定深刻反思,今后更加注意言行。”

一个人无论说话还是办事,必须考虑到别人和自己的亲近关系,口无遮拦,随口就说,以为自己是网红一哥,就可以口无遮拦,随口就说,就一定会付出人设塌陷的代价,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随口一说的无所谓,就是别人的有所谓,甚至别人会给你一辈子。

一艘船触礁后在海上漂泊,船上的粮食马上就要吃完了。眼见得救无望,船员们都很焦急。

这时一个悲观的船员,开始不停的唠叨“我们要活不成了”,船员一连唠叨了几天,其他船员们把他丢进了大海。

之后,又出现了另一个乐观的船员,他喋喋不休地呼喊“我们一定会得救的”,几天之后,这名乐观的船员也被丢进了海里。

这就是分寸感的重要性,太会说话和太不会说话都会被人扔进海里。

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所谓的矩,就是一种分寸感吧。

著名文学家杨修,是世人公认的聪明绝顶、才思敏捷的人才。

有次陪同丞相曹操,一起去游览新建成的一处园子,游览后曹操什么话都没说,就在大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就走了。

负责修建园子的官员们莫名其妙,聪明的杨修却领悟了曹操此举之意,马上告诉他们那些官员:“门中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丞相是嫌这门开得太大了,要改小一点。”

这么聪明的杨修,死就死在没有分寸感,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有时候显示聪明就是一种愚蠢。

说话做事,首先,你要知道你是谁;其次,在别人心中你是谁;最后,你才能决定,你可以做什么和说什么。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话都不要搭。

分寸感是恰如其分的关心,是见好就收的止步,是不偏不倚的中立,也是恰到好处的喜欢。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如尺,必须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寒冷的冬季,迫使两只十分困倦的刺猬,通过抱团来相互取暖睡觉。

可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尖尖的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刺痛的难受让它们怎么都睡不舒服。

因此,两只刺猬决定选择分开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是冷得难以忍受,无奈还是得抱在一起。

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刺猬的距离,何尝不是人际关系呢?

所谓的亲密关系,也只是最小距离,而不是无距离。

两个天天在一起的人不一定是朋友,有可能什么都不是。

和亲戚之间,最好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汤太热,烫伤了自己,汤太凉,就会凉了人心​

对亲戚不能太好,太好,就会产生依赖,你一旦稍有懈怠,就会造成怨恨​。

对亲戚也不能太坏,太坏,就凉了人心,坏了亲情​。

一碗热汤,可以救急,但是却不能救穷。

面对亲戚,一味帮忙,不如让他们自强​。

我赞成周国平的观点:要亲密,但不要无间。

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才会让关系持久。

人和人最好的关系是熟不逾矩,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陈道明有自己独特的交友观,他说:“有人说我不爱交朋友,其实不然,只是交往方式不同。我一直认为,朋友不必甜如蜜。人到了掏心窝子时,就离分开不远了。”

界限感清晰的人,知道哪些事情应该是朋友的事情,自己不能过度干涉,自己的看法不能强迫朋友接受。

界限感不清晰的人,容易过分热心介入朋友的私人空间,无视事实和对方的意愿,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干涉对方的生活,往往导致双方反目。

爱情同样也需要有距离的分寸。

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了,随之而去的是美感、自由感和相互的宽容和尊重,最终甚至还会影响到爱本身。

相爱两个人的分寸感,就是循序渐进中走进对方的世界,一次次试探中更了解彼此,尊重彼此的空间,在深爱中地久天长。

那些好的关系,都自带分寸感。

记住:有分寸感的人,都拥有最顶级的魅力!

记住:分寸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