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男人一枝花的年龄,总依稀的感觉自己似乎是抑郁症再犯。
小时候,从来不会觉得读书是一件困难的事,也坚信将来一定能读好书读大书,出人头地,
因为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在陪伴着我,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几乎一直是班长,成绩好,人缘也好,长得还帅气。
人生都有很多个转折,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该来的总会来,是你的任凭人家怎么施展,终究还是你的。
回首,我猜对了当年的坚信的后半段,确无前半段无缘。
读了个普通的大学,去了南方城市,独创南方城市,人生地不熟。第一次跟随学校的大巴过去,中途换了辆车,到底目的点,背告知行李箱放在了另一辆大巴,让我第二天中午去某某高速等司机去行李。
犹如秦天霹雳,不要说什么高速,就是怎么过去我都蒙圈。
在我的从小的独立性格下,我打了一个摩的,送我至某某高速路段,在那里,烈日酷暑,我等了好几个小时,在不断的咨询问路中,我终于拿到了我的行李,等待中,一个广东大妈给了一个小瓜解暑,甚是感谢,这就是我第一次毕业进入社会工作还未落听就遇到的小插入。
在南方城市,第一份工作那一年也是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五味杂全,
再回首,我觉得有些事情总是需要去经历的,有些苦难总是去思考的。20块钱吃了一个星期,天天泡面,对比现在却记忆优深。
我终于还是来到了北京,带着攥下的千二百块钱,换了今天的千万身价。一切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总感觉这一切就是水到渠成。
白手起家,其中苦楚与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最大的苦中包含着最大的乐趣。
挣钱并不是一个处心积虑,不择手段,没苦硬吃的过程。
直达现在,我依然觉得挣钱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做事等结果的过程,事情做好,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在北京,心里只有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去实现另一个目标,这才是乐趣,
在其他人眼里,我是个彻底的逆袭小子,那么穷的地方,条件那么一般的出身,能混到如今同学中屈指可数的战绩,这就是逆袭,极偶然现象。
五一,各种原因,无法远行,带家人周边小逛了一下,出门时在保险里拿了一叠现金,想着花现金或许能刺激曾经拮据的自己冲击后面的困苦之路,殊不知,拖家带口,花钱也费劲,对购物已经没有了兴趣,吃吃喝喝 带着大把现金回家,掏出现金丢在抽屉里的那一刻,内心再一次五味杂区,只是跟曾经的五味杂区不太一样。
想着远出游玩的朋友,内心只有一个问号,难道自己心里出问题了,还是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为什么大家能那么兴致高昂的到处游玩而无忧无虑,孩子怎么办,未来怎么办,以后工作不好弄了怎么办,老了没钱怎么办,难道他们都不着急只有我自己在莫名其妙的去想这些,而逼迫自己本可休息的时间来做低效率的工作?
看着远出的高楼,我似乎明白了,所谓的逆袭就是一个过程,必然的过程,舍弃那么多,得到了这么多,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罢了,钱多钱少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到老时,总有解决的办法,过于杞人忧天,自制焦虑,只会加深内耗,抑郁加重。
种花得花,种果得果。
那小子实现了人数的第一个阶段,接着,他需要调整,去挑战人生第二个阶段,去实现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