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孙子兵法》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三十六计》嘛,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什么以少胜多、空城计、苦肉计等奇谋巧记,万古流传,用兵如神来之笔。
可是在《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中说:中国人总是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弄混,其实这两本书,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三十六计》是雕虫小技,教你怎么动作能赢,说的不好听的就是骗术。而《孙子兵法》呢,是教你怎么不动,怎么不打,而赢得竞争。
所以华杉说:“我从没有关心过什么‘下一个风口’,也从不担心我会被时代淘汰。因为我知道我的社会分工,并懂得如何在我所分工的领域保持领先。”“面对时代的变化,我相信在我分工的领域,我就是创造变化的人,如何应对变化,那是别人的事。”
这个说法特别有道理。人类文明发展了一万年,所谓风口,是变来变去。但是有一个趋势是从来不变的,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在独特的分工里做到最好,什么变化都不用怕。
锤炼君认为要看懂《孙子兵法》,首先要端正你的价值观,价值观错了,看到的只是阴谋诡计,却看不到不战而胜的精髓。
比如当年在我年轻力胜的时候,虽然不会惹是生非,但是为了哥们也会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某天我兄弟被10个人围殴,我二话没说冲过去为哥们解决掉一半;
我知道你很惊讶! 但结果是一半打他,一半打我。
就是因为我被三十六计所误导,带着打不过也打的错误价值观,如果读了孙子兵法肯定是拉着哥们跑才是正确的做法;
你可能会问,学了孙子兵法应该是变得很强大才对呀,怎么就认怂呢?其实《孙子兵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它不是让我们更加强大,而是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
其实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是很少的,这个世界是不归我们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是我们自己。事实上能够控制自己的人也是很少的。所以学兵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正确地控制自己,所以它是消极的。
去学一个消极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它能堵塞我们犯下致命错误的源头,也会让你少犯错。
如果一辈子少犯错,每一天都往前进一步会怎么样?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你的成就会超过99%的人。
查理芒格说过:我每天早上起来都感觉自己比昨天聪明一点点。
接下来锤炼君从9个方面把《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精要解读给你,据说95%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误解了孙子兵法的真实意思,这里面有很多颠覆性观点,你看过后并能够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才是真正的强者。
01 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是讲以多胜少,不是讲以少胜多
问你个问题:经常以少胜多的名领,是不是个好将领?估计你会回答是。但事实正好相反。为啥?在孙子看来,真正善战的人,都是准备充分、按部就班,绝不会是自己陷入被动。这样的仗也往往是摧枯拉朽,一点都不精彩。让自己陷入被动,再凭计谋和侥幸以少胜多,这样的风险太大,所以不是真正的好将领。历史上战争那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寥寥无几。
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
因此在《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的篇名中的“计”字。很多人会把它理解为“奇谋巧计”,其实不是。这里的“计”,是“计算”的意思。战争不讲究神来之笔,它就是一笔一笔的理性计算。所以,孙子就一笔笔地给你算账,你的德性如何、天时如何、地利如何、将领如何、治军如何。算赢了,你就打,算不赢,你就千万别打。所谓“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华杉老师总结一句话:赢是算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
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叫《军师联盟》,司马懿就是靠计算赢了诸葛亮。
我们把魏蜀做一个对比分析:
司马懿的魏国500多万人口,60万兵力;
诸葛亮的蜀汉只有不到100万人口,不到10万的兵力。
你以10万兵要去打60万的大国,还要穿越秦岭蜀道的崇山峻岭,怎么打得过去?
但是每次都是诸葛亮发起战争,在完全没有胜算的战争中,他为了一个梦想,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蜀国的青壮年都跟着他倒霉。
司马懿就算准他粮食能吃到什么时候,每次不跟他打,高挂免战牌。 最后在五丈原,司马懿还是高挂免战牌,诸葛亮就抑郁操劳死在五丈原。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面也讲,计算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呢?孙子说,是为了知胜,就是为了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胜,有没有胜算。有胜算就打,没有胜算就不打。
你所认为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打仗还是要靠实力。就算打得赢,也不要轻易去打,即使打也要算代价。
02 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行动必有代价,战争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账,值不值得。
将军的利益就来自于打仗,打仗我才能建功立业。但孙子反复强调不要打,不要打。为什么孙子总是强调不要打仗呢?
给你算一笔账就知道了,你可能会以为,打仗有那么多战士在前线要吃饭,肯定吃得很多。
错了,战士在战场所耗费粮食只有5%,那95%上哪去了呢?是把粮食运输到千里之外的运输成本,每运送一车粮食的成本是19车,为什么?
运粮部队和牛马一路吃。牛马走得慢,粮食送上去要好几个月。带了20车粮食出发,到了前线的时候剩10车。你说,那不送了10车吗?不对,这些人还得回来。他只能给战士们留下1车,他还得留9车回来路上吃。
否则他们回不来,就没法再往上运粮。这就是战争的可怕,也就是为什么一定要避免战争。
在古代出动一场战争需要倾尽全国之力3~5年的收入才能凑够粮草,还不一定能够打赢,即使国家再富有也会打的一无所有。
放在现代打一场仗也会使一个国家倒退很多年,就算培养一个成熟的战斗机飞行员,所花费的金钱如果换成黄金的话,叠放在一起的高度都比这个飞行员还高,想想看,花钱如流水呀。
即便打得赢,你还不一定打得起,打不起也不要打, 即使打也要先胜后战,赢了再打,打仗就是打粮钱。
03 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孙子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又说“善战者先胜而后战”,要胜中求战,不要战中求胜。
善于作战的人能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又不会错过敌人出现败象的时机,一旦敌人自己作死,就顺势帮他一把。所以善于作战的军队先已经胜了,在胜券在握的时候,才寻找代价最小的作战时间窗口。而不善于作战的军队,冲上去就打,在战斗中寻找胜利的机会窗口。
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打败别人。
现在很多商业竞争中连自己都是半斤八两,总是惦记着怎么打败竞争对手,这样有用吗。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自己首先产品质量过硬,该申请专利的就要申请,让自己强的连竞争对手都望其项背,然后坐等竞争对手稍微有点实力的时候,你一举收购兼并,这才能领悟到孙子所说的先胜后战,赢了再打的核心观念。
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如果敌人不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且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可胜在敌”,就在于他什么时候失误。
敌人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所以胜负可以预知,可以判断,但不能强求。胜机一现,抓住机会就打。不能反过来,冲上去就打,在打的过程中找胜机,那就危险了。
但很多时候你就是没有耐心,不能等待,那么你也会前功尽弃,一败涂地。
04 要能等待,能忍耐
《孙子兵法》讲的最多的就是“No Zuo No Die”。战争的收益和代价极不对等。打赢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输了,则可能国破家亡,命都没了。所以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
在等待时积极练兵,积极备战,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是极其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人们对这句话的使用往往是侧重于后半句,然而前半句才是基础,没有千日的养兵练兵,要用兵时兵从何来?
然而养兵练兵却是最乏味也看不到功劳的事,人往往急功近利,因而此事最难。忍耐就是不出手,不出手也可以被理解为不作为,作为一名将领,不作为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会让人深陷焦虑中。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诸葛亮在五丈原对阵司马懿时,派手下士兵每天侮辱谩骂司马懿出战就知道了。要能做到处变不惊,静待时机需要强大的内心作支撑,这也是为将者的必修课。
这跟我们投资是一样的道理,菜鸟投资股票基本上是All in模式,底买高卖,追涨杀跌,频频动作,这跟赌博没什么区别。天天盯着K线看,心情也是随着涨跌此起彼伏,涨的时候心情一片大好,跌的时候心情郁闷,吃不好,睡不香,投资对他来说就是折磨,遇到大熊市,不少人都是卖车、卖房进入,最后欠一屁股债排队跳楼。
殊不知真正的高手在投资之前花费很多精力去准备、调查、了解,投资的都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并认清自己的优势,只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投资。等调查清楚后只做一次动作,最后的策略就是任你汹涌澎湃,我自岿然不动,不骄不躁,耐心等待,等待市场给予他的反馈,时间线稍微拉长一点,你才是最后的赢家。
查理芒格说:只要以耐心、纪律和客观为指导原则,你可以讲90%的财富都投入一家伟大的公司。不需要频繁动作,只要几次决定便能造就投资财富。
哪怕在公司工作也是一样,你总是频繁更换工作,到最后你什么也提高不了,还耗费自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那些在一个公司待上超过5~10以上的人,只要你不笨,稍微用点脑子,也能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或者管理者。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人家都欺负到你家门口了,光等待也不行呀。就像狗咬你一下,你总不能光吆喝没动作也不行吧。是不是百战百胜就表示每次战争的质量超高,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而是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就无意义。
05 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就无意义
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胜仗不能平定,你已经百战百胜了还要接着打,那即便打一百场胜仗又有什么意义呢?
战就已经不善了,那百战百胜呢?百战百胜说明你胜利的质量很差,打了一百仗还没解决问题。所以打仗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要战,也要一战而定。
比如说我们在职场是不是经常这样的,为了体现自己实力,不管工作难度大小,工作量多少,也不论自己能不能胜任,就接受一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最后搞得自己身心疲惫,完成的还不尽人意,领导也不满意,得不到重视。
然后你自怨自艾道:我都这么努力了,你们都看不到,没有功劳,也有苦恼呀。看到没有,貌似你每件事都做了,但每件事都做的拖泥带水、有始无终,每件事都没有做到完美的闭环,当然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真正在职场混的风生水起的人,其实他并没有你做的事情多,但是他们会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件事稍微会有点挑战,也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然后把自己的全部资源,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最后把这一件事做的接近完美,而且做一件就能够闭环一件。你想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不喜欢呢。就像打仗一样,要么不战,要战就能一战而胜。
孙子有很强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财产,最好也保全敌人,把敌人都收服了归我所有,这才是平定天下呢。
俗话说:老虎的本领都是猫教的,但是猫最后却留下了上树技能没有教。即便你能够一战而胜,在战场上也不能倾其所有,而是要有所保留才能在关键时刻一招致胜,这就是“以正合,以奇胜”。
06 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的战术原则
“以正合、以奇胜”,我们通常这样理解这句话,平时要中规中矩,关键时刻就要出奇制胜,一招制敌。
告诉你,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以正合,以奇胜。”这个字念ji。奇是什么?所谓的奇兵,不是一支从天而降的奇迹兵马,而是多余出来关键时候再用的预备队。其实就是一个先后的概念,就这么简单。
真正不简单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分兵是留住一支奇兵不用,在关键时刻把这支预备队投放到关键战场,可以增强那个局部的力量啊。就是在时间这个维度上寻找最佳的力量配置结构,寻找关键的决胜点。
所以,古今中外,这是最基本的战术原则是,打仗一定要分兵,几十万人的大部队要分,一个班攻占一个山头也要分,分成正兵和奇兵,分成首批投入战斗的部队和预备队。你发现没有,所谓的战争的创造性,就是体现在这个地方。
“以正合”说白了就是光明正大,有主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常规做法。在战争中,两军对垒,首先是要能够正面的对抗。
“以奇胜”就是要有特长,要有突出的特点。不能仅仅守住常规,而是要打破常规来制胜。无论是商场还是战场,以及个人发展的定位,都需要学会扬长避短,学会找到竞争的夹缝,在别人看不到地方出奇制胜。
有的人总想着歪门邪道致富和成功,只强调“以奇胜”。成功需要一些巧妙的点子,需要一些创新思维,但这些是建立在正确的态度以及充分的准备基础上。通俗的说,你要想赚大钱,先要有份工资养活自己、然后再去投资。
比如最近电影票房大火的“流浪地球”编著者刘慈欣,他能够在电力厂有份稳定的工作,并在上班的过程中完成应有的工作任务,赚的工资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这就是“以正合”。
在业余时间全情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写科幻小说,最终被世人发现他的价值,成名小说有《三体》和《流浪地球》,这就是“以奇胜”。据后来采访,刘慈欣说,如果光写科幻小说到现在成名的话,估计早就饿死在荒野之中。
再比如,我们需要在一个集体里面表现自己获得机遇,那么正道就是真正的出成绩和有能力,奇招就是巧妙的寻找场合和机会展示自己
再再比如,我们锤炼侠这次组织的相亲专题活动,正道就是真诚真心的交往和关爱,奇招就是适当的小情趣和小手腕来调和关系。
所以说,正,就是基本功,就是面对困难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首先打好基础,然后勇敢的正面去面对压力、挑战和困难,敢于拼,敢于在竞争中硬碰硬的拼实力!但是也要动脑,去寻找突破口,去减少消耗和提高效率。这就是对于“以正合,以奇胜”的辩证思路。
既然你知道了出奇(ji)制胜的真正含义,那么“兵者、诡道也”中的诡道是不是阴谋诡计呢?
07 兵者、诡道也中的“诡道”不重要
”孙子讲了十二条诡道,其实就是各种骗术,但是你能靠学这个上战场吗?你能用上吗?你用上了之后,他能上钩吗?俗话说“兵不厌诈”,但是你不能靠学了骗术就上战场。就像你做任何事情一样,打仗靠的是实力,不是靠骗术。 骗术是到了那个时候,灵机一动,可能有那么一招。那是不能依靠的,无法复制。历史上靠诡计赢得战争的屈指可数,靠的还是实力。
所以诡计总结为两条:
第一, 诡道是引诱对方犯错误,就是想方设法地去引诱对方犯错误,如果对方不犯错你会干着急。
第二,别人对我“多方以误”,我怎么能不上对方的当呢?在兵法上面有一句话叫“不忘本谋”,你本来是怎么谋划的,你别忘了。
我们不能研究怎么去骗别人,但是我们得研究怎么防止被别人骗,不是靠智慧,而是靠你的修养。不忘本谋,不存侥幸。
前两天看精英日课万维钢在博弈论那个章节中说道:诡计具有重大的风险和不能重复使用,这里面举了个空城计的例子,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司马懿领15万大兵来打,诸葛亮手里没有兵,自己故意在城头抚琴,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司马懿以为城内有兵,然后就真的被吓跑了。我们想想这可能吗?最起码的一点,司马懿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带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一个城,居然事先对这座城的兵力部署没有丝毫了解吗?你的情报系统呢?反过来说,城里这么多老百姓,诸葛亮就一点都不担心走漏消息吗?
这个操作风险太大了。诸葛亮不但要假设信息被完全封锁,还得假设司马懿知道自己是个谨慎的人,而且还得假设司马懿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司马懿知道自己是个谨慎的人,而且司马懿居然连骚扰一下都不敢就跑了。
打仗跟我们平时做事一样,不能靠诡计,那就要靠脚踏实地了,怎么做呢?“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
08 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
很多人会把“知己知彼”,理解为摸清竞争对手的情况,其实不对。
《孙子兵法》更强调“知己”,并把“知己”放在了“知彼”的前面。
知己知彼的关键,不在于“知彼”,而在于“知己”。
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远比摸清敌人的情况更重要。要准确地去探查、判断敌人很难,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却能让自己不会轻易失败。
你可能也会说“知彼”就是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说也对,也不对。
我们细想一下就知道了,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他的文化背景、还有长期的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这些我们很难去了解,更别说要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了,就算他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你怎么去看呢?所以当你自己变得强大了,你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就会对他产生影响,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讲到底还是修炼自己的基本功,让自己变强大,才能让敌人知难而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只有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才能赢不骄、败不妥,才能勇于保持一颗认输的心态。
09《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通常情况下,我们做事都是以成功为前提假设进行思考,大家都是奔着把这事做成去的,所以整个过程都围绕如何成功展开听到什么都觉得是大机会,是不能错过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害怕错过,最后啥也没得到,一直在创业浪潮中翻滚,也不见起色。而孙子强调,做任何事要以失败为前提进行思考。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把自己逼到绝境去设想应对风险的策略,最后他成就大业。
这跟曾经非常火爆的区块链投资很像,在大牛市的时候有些人从几万块钱投入赚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家疯狂程度令人咂舌,一窝蜂的跟进,根本不考虑成本和风险,借钱、贷款去买买买,这无异于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库一样。
都想着涨到几十上百倍,到现在熊市一条大阴线下来,大部分币价蒸发90%市值,最后一片哀嚎尸野。
只要我们多想一层,万一投资失败了怎么办然后所有的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和决策,都开始围绕如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而展开,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想办法取得成功。
所以我们既要有必赢的精神,同时也要有认输的心态。
到这里《孙子兵法》的9条核心精髓已经全部呈现给你,你是不是觉得忽然开朗、醍醐或恍然大悟了呢。
大家总是认为有什么神奇的兵法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能够出神入化,其实是你想多了,就像很多人指望通过彩票发家致富一样不靠谱,腐朽就是腐朽,化不了神奇。
查理芒格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所以你觉得你掌握了,那么就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不断的提醒和运用它,达到知行合一境界。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是以多胜少之法。
好的成功,是聪明人花的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