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橙子学院课程《练达人情,成为情商高手》的课后小记,自2017年2月13日起在线上自习,整整两周之后做一次小结输出。我个人一直认为,课程结束与否,适度的书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一门课程的结束绝对不是所谓关门大吉,把学到思考到的东西加以整合,让它真正为自己所用,这也是自己年初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中的实践环节。
比如,给自己的情绪或者情商,上一个小小的保险,做一份支持系统,这门课程下来,自己对于情绪的认识变得更丰富了,在尚未真正运用诸如情商卡片这样的手段之前,我梳理了一些足够支撑自己情绪和表达的“套路”:
情绪的3大来源: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外界事物给自己的情景代入感,客观事物造成的触景生情;结合最近的生活就再简单不过,家中拆迁长辈受侮,我表现出的是愤怒甚至是暴力;看一部好电影却能让自己感觉“我就是男主角”,跟随片子剧情经历着情绪的起起伏伏(比如《爱乐之城》);最后一点就更频繁了,类似“我曾经在这家咖啡馆写过稿子,我好怀念那时候的慢时光……”
情绪处理与输出:多年来自己做的非常不好的部分,花了一定时间做重点的思考和研读。在过去很多时候,糟糕的情绪(包括情绪识别和表达,情绪控制)就像是一套糟糕的恶性循环,害得自己真的搞砸了很多事情。通过学习,我希望能够建立缓冲机制:接受自己的情绪并准确表达,读懂(同理)对方的情绪,针对自己处理起来依然棘手的情况,寻求必要的外来支持和帮助——多年来我是个缺乏目标和导师的人,前者让我很容易陷入所谓迷茫(其实是焦虑),后者则加重了焦虑情绪的负面作用;
情绪识别:4类型不同情绪类型的人,这足够警示自己的是:以后不要再“我对谁都一样我就这样”——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话糙理不糙,的确有其道理;
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曾速读过《情商》这本著作,虽说更多是做书后附录中的测试题,那时候我记得清楚的是,测试结果表示自己的确不是个有足够高情商的孩子;这其中评价的语句类似:你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太过于主观,也不会察觉对方的情绪。从自己的情绪识别,到对方的情绪判断,就不用多论在情绪之下的沟通和交流了,整个事情就很容易被搞砸,不过,结合自己曾经快速学习的《结构思考力》,想必人的情绪也可以通过加工之后来表达,类似金字塔结构——
认识与感知:我自己的情绪,对方的情绪,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情绪识别4类型人来“贴标签”;
缓冲和梳理: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可能是几秒,也可能是一次沟通的中断;
表达和共识:尽可能正确地输出情绪。
从上到下,情绪应是可以得以更好表达,减少不必要摩擦和冲突的。
这些仅仅是自己在学习课程之后的体会,幸运的是,在自学之外,还有来自亲人和朋友甚至其他方面的外力支持。
曾经,自己是个缺乏目标,容易焦虑焦躁的急性子,但是我希望能够从这种性格、情绪之中有所收获,并不想一次次因为负面情绪和表达不到位做出傻事,在选择课程之前也确实有这样功利的小心思,但愿自己能够真正把情绪系统构建起来,它就像需要浇灌的花朵,有待我在生活中慢慢打磨;关于情绪和情商,还有一些经典的著作可以参考,这部分的书会在后续抽出时间来品读,用前人宝贵的经验教训来审视自己。
先写到这里,这就是作为一个敏感急躁的学员的小结,给自己一个约定:
2017年底,关于情绪和情商,从生活中的沟通到学习,继续积累吧。
02.26.2017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