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雨
看过扎克伯格找导师的经历之后,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一共有四点:
1.试着把自己变得对他人有用。
我觉得这是我们常常容易忽视的一件事。虽然我们往往需要向别人请教,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对对方就没有帮助。
当初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扎克伯格来说,《华盛顿邮报》的CEO唐纳德·格拉姆比他在各方面可有经验多了。但扎克伯格有一件事是一定超过格拉姆的,那就是他一定更懂什么叫社交网络。
所以在那个时期,扎克伯格在请教格拉姆之余,也经常花时间给他讲解社交网络的各种相关知识。往往只有这样,导师和被辅导人的关系才是更加牢固的。
所以在你向他人请教或者求助的时候,可以先想一想,你自己对别人可能有什么帮助呢?
2. 把问题问对。
这一点应该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总结。在平时我也经常遇到各种别人问我问题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来问我的问题实在太大了,很难回答。
比如我经常收到的问题有:老师你觉得我应该出国留学么?或者是,老师你说Facebook和腾讯未来是不是必有一战,有的话谁能赢?或者类似于,老师我现在打算创业,你觉得我应该怎么招人?
实际上,这每一个问题都太大了,可能每个都需要写篇论文才能说清楚。我觉得向他人请教的时候一定要把问题问得具体,把背景信息提供清楚,并且很重要的是,一定要显示出你已经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和思考了,而不是什么都没想过,直接就来问。
想象一下,扎克伯格要是跑去问巴菲特,你觉得Facebook上市之后我应该注意什么?我估计巴菲特也得崩溃。更好的一个问题可能是这样的:Facebook上市意味着我要有外部投资人股东了,作为一个CEO我应该多大程度在意他们的想法,我应不应该每年也写一封股东信呢?
3. 形成一个固定的设置。
这一点其实是我在讲“找导师”这件事上非常想强调的一点。我觉得如果你确实想向别人学习,那么就不应该想起一件事来就跑去问一问,平时则没有什么联系。
我觉得某种固定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们可以约定,每两周就固定见一次,聊一个小时左右,探讨一些之前双方已经划定好的问题,顺便还可以回顾一下之前留下的问题。
在这里,定期、定时、固定的话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能给双方一种稳定感,并且对对方都有一种比较合理的期待。甚至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如果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很难配合你,你同样也可以找两三个好朋友,形成某种程度的“私董会”,相互给一些意见和建议,在生活中相互支持,这样也是很好的。
4. 要记得展现你的成长,多给对方反馈。
想象一下,作为一个导师,最乐于见到的就是自己辅导的人有进步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记得多进行反馈。
我就举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例子。都不用说导师,就说“推荐餐厅”这件事。因为我在北京比较多,所以很多朋友来北京的时候,经常会问我,北京哪里吃饭比较好。这时候我当然会给出我的推荐。
后来我发现,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在我推荐之后都会给我反馈,比如他会说:昨天你推荐的那个餐厅我去了,烤鸭确实很好吃,服务也很好,我朋友很满意。而且他们最近出了新菜,你有时间也可以去试试——你看,简单的这么一段回复,就远远超出了大部分朋友推荐完之后完全没有任何回信的情况。你想,我会不会下一次更加愿意给这个朋友推荐餐厅呢?对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