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如题,It is war and it is real.
开篇用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讲resistance,细致到好像把resistance的祖宗十八代都剖析了一遍。无数小标题,导致最初我怀疑是成功学巨著。。但作者把resistance的原因,形式,影响讲的非常通透彻底,并提出了一些颇有意味的说法,比如他说,自我怀疑是创新的盟友,它预示着志向和抱负。而过度自信反而是冒牌的创新者,因为躲在这种自信背后的,是巨大的恐惧。他还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一秒钟想到无数实例!!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是关于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业余爱好者的热情源自热爱,而这正是他们的最大障碍。以热爱去定义自己,会导致无法承受任何失败的可能。我的理解:业余爱好者总留着后路。而专业人士懂得将心情调节到一个低调稳重的目标,比如赚钱。他们明白太热烈的情感会束缚手脚思想。说到底,专业人士才是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因为他们选择全职去做这件事情,风雨无阻。有个人问毛姆,你写作都是灵感来临时才动笔吗?毛姆说,是啊!我只在有灵感的时候才写作,幸运的是灵感每天早上九点准时来找我。
这就是专业人士。
这让我想起James taylor某集podcast里问嘉宾,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嘉宾说,并没做特别的事情,只是生活有个常规routine,早上起床,读报吃早餐,运动,阅读,下午处理工作。每天重复这个routine给他带来足够的灵感。这就是专业人士,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每天面对resistance,区别在于他们知道自己要做的工作,并且不论怎样,都会坐下来,把它完成。
另一个令人思考的,是作者说艺术家必须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能有任何等级的想法(hierarchy),有意思的是,我读到的所有有关创新的书,都提到了等级观念,以及它对于创新的破坏力。艺术家不能迎合市场,他们把精力用于磨炼技艺,而把其余留给上帝和缪斯。迎合市场的人不乏有赚了大钱的,但代价是放弃自己的原创性。好像,的确,最终流芳百世的,都是那些忠于自己的作品。时间总能辨别出这些杰作。
所以,我会愿意跟梵高交换人生吗?不知道。
但我想听自己说:愿意。
百度网盘 请输入提取密码0i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