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法》读书小结

讲法:从说教到赋能。促人改变,助己成长,对话中赋能的授课革命。

1、同一款ipad,每天都充满电,每个ipad耗电的app是不一样的,发挥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这让我想起了很经典的话: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都是公平的,但是产生的价值却不一样。我们为何而来,大家都吃饭睡觉,这是生存的需要,除了这以外,我们可以做我们为何而来的事,比如在空闲时间,读这本《讲法》,这也让我有所思考。

2、世界是你感知的世界,而你感知的世界对你而言就是真实的,决定着你的幸福。

这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体现,但是它背后想说的就是让我们能够积极看待事物,要积极地生活,遇到事情可能有所措手不及,但是一定要乐观去应对。

3、讲师的角色就是主持人,是司仪,是催化师。

主持人、司仪是起到什么作用的,是起个头,做好铺垫,然后把舞台教给节目表演者,他是一个引子,不能喧宾夺主,表演完了再把气氛往上带一带。而催化师,他应该是帮助主角更好地呈现表演,引发思考。这在我们平时授课当中,也是值得去做的,避免了传统课堂讲师就是主角的这一情况,学生听着听着,就听睡着了,要么不喜欢听,要么他在听了,但是听进去了吗,听进去多少,理解了多少,又是另一回事。现在,有了另外一种定位,把课堂放在学员和讲师之间,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讲师控制讲,把讲的东西用学生听得懂的话去讲述,让他们听懂,然后,也给他们说的机会,像踢球,讲师踢过去,学生踢回来,这是不是挺和谐的,不过这个也是考验讲师水平的时候了。让我意识到,磨练自己,提升授课水平,才能把最好的效果呈现出来,怕你听课的人学有所获。

3、表演型的讲师就是典型的“病人感冒,医生吃药”的做法。

我们上课,有些讲师呈现这么一种状态:一上课,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精神亢奋,自己讲得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唾沫直飞,讲完,自我感觉良好地就走了,实际上,学员听的很投入,也觉得很精彩,但是听完,笑完,就没下文了。用这个词形容很恰当。

4、学习在对话中进行、让学员在问题和场景中感悟、多种手段促进学员吸收和转化、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感知。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问?问题的问法,可能对于被提问人,有不同的效果,什么是高质量的提问,能引发思考,能让被提问者能听得懂,也让被提问者有话说,也让被提问者刚想说,于是提问者得到了自己想问的,被提问者得到了自己想说的话,于是皆大欢喜,都有收获。

5、社会化学习

这个是我很少涉及的,一个人的学习,两个人的学习,三个人的学习,如果一件事是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去学习,会怎么样,有困难,大家都有困难,有获得,大家都有获得,这应该是不错的一个事情,而我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去有效设计和组织社会化学习。

这本书《讲法》里面讲得很多,引发了诸多思考,适合常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田俊国老师的《讲法》主要分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底层逻辑,也就是教学理念;第二部分是赋能讲师的外功修炼,比如:讲...
    晓文123阅读 6,382评论 0 0
  • 新讲师先问一下自己,我经常站在哪里,为什么?因为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不知道站在哪里,只照顾一部分学员,就会形成视觉盲...
    万能的老J阅读 5,859评论 3 9
  • 自从学习了专栏 知道了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对于时间更加珍惜,时刻提醒不要让自己掉入人生三大坑。 莫名其妙的看...
    理书侠阅读 4,549评论 8 0
  •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考试是必不可免的,当然,初中的语文很难,不仅是课内的内容,还有课外的,光是作文就要扣掉...
    盅義阅读 1,9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