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流派与流行歌曲的翻唱

我身边的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我在大学听了四年还没听腻。我告诉他们是不同的人唱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虽然只听这一段,但是听的是不同的名家的,所以听不腻。他们和我讨论道:流行歌曲其实也有翻唱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我知道这里面的不同大有乾坤,但又知嘴拙,不予辩论。作此文,以正乾坤。

京剧是我国综合艺术的典范,它具有我国戏曲艺术的一切特征。而流派纷呈又是京剧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所谓流派就是同一行当中体现在各方面的不同风格的京剧表演体系。如果单从唱腔上来说,流派是指在曲调旋律上种种富于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唱腔及其唱法。还举《空城计》西皮三眼一段为例,同是这一段唱,在唱词、主旋律大体相近的情况下,不同流派的演员或者是同一流派的不同演员,风格大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体现在,一是演唱者对自己声音的把握。一段基本的曲调旋律,字位摆放的不同、腔格音程大小的不同、用腔幅度的不同,以及较大方面的旋律高低走向的不同,造成了整段唱腔的风格迥异。例如,高庆奎以高亢明亮的曲调取胜,杨宝森以低回的中低音见长。二是伴奏。在京剧中,京胡伴奏是可以单独拎出来欣赏的,流行歌曲恐怕不行吧?尤其是西皮慢板这种版式,长长地大过门留给了京胡演奏者巨大的发挥空间。不同的京胡演奏家在完成伴奏的任务的同时,也诠释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更重要的是,一段唱腔由不同的的流派演员或同一流派的不同演员来唱出自己不同的风格,表现的是流派纷呈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业内公认的演员能够演唱这段唱腔,都是有自己的师承渊源的,并不是单纯的翻唱。这种现象更有助于催生新的流派。因为听多了,唱多了,听者和唱者都会认真思考的,思考就会反作用于演唱实践。

再说歌曲,歌曲是不成体系的,它所代表的最大意义是那首歌曲本身,或者最多体现了那张专辑的风格与特征。远没有一个京剧唱段所代表的意义深远。所以翻唱流行歌曲与不同演员演唱同一京剧唱段的意义也就有很大不同,为观众带来的快感孰轻孰重,看官自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庐阳第一怪 (一) 身在长空飘, 自由被人操。 任你万里行, 线儿拴得牢。 (二) 红风筝,虎风筝, 落在田...
    风筝_5c59阅读 321评论 8 11
  • 食用菌产品吃一套是仇人, 两三套是亲人,坚持五六套以上是恩人! 食用菌官网今天 1.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 ...
    菌芝天使客服小敏阅读 245评论 0 0
  • 2018年年底,老友在电话里抱怨生活尽是不如意,奋斗目标看起来遥遥无期。 我问他,那你开始了吗?你做了些什么? 他...
    不吃姜小姐阅读 333评论 0 3
  • 这个周未过糊涂了,居然忘记简书打卡了,压根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今天上班时才想起来,整理一下,突然发觉每日听力里面...
    Olivia奥丽薇阅读 5,160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