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言
就在刚刚,我读完了宋兆霖先生翻译的译林版《大卫·科波菲尔》,我急切地想把我读完这本名著后第一时间的感受写下来,以免那些丰富而真挚的情感与思绪从我脑中溜走。
关于大卫·科波菲尔与爱格妮斯与朵拉
早在大卫第一次见到爱格妮斯的时候,我就猜想,这两个人终将成为眷属;当大卫借住在威克菲尔老宅并对爱格妮斯这位美丽、善良、温柔、成熟、坚忍的天使大加赞美时,这个猜想在我心里愈发坚定;而当大卫频频出入情场并次次铩羽而归时,我在心里也像他的姨婆一样骂着“瞎了眼啦”;当朵拉出现并与大卫经历磨难后结为夫妇时,我一度为该祝福还是该惋惜而左右为难;而大卫讲述与朵拉感情深挚但生活不顺的情况时,我心思渐渐倾向于爱格妮斯了;当朵拉不幸去世时,我虽然稍有遗憾,却衷心为爱格妮斯高兴,并暗暗因这种心思自责愧疚;当大卫与爱格妮斯终成眷属并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时,我感觉这本书里的一切不完满都不那么让人难过了,因为最重要、最让人高兴的完满已经达成了。
爱格妮斯是一位多么完美的天使呀!
在容貌方面,她毫无疑问是美丽的,大卫在书中不厌其烦地、那么多次地强调这一点;可是大卫更多地强调爱格妮斯的多种高尚品德,包括她的对父亲的深挚孝心、对他人的善良、对磨难的坚忍,以及面对生活中各种事情时的聪慧和成熟。
除此之外,爱格妮斯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对大卫自始至终的、无私的、深切的爱。
她在大卫流连情场时隐藏自己的爱,倾听大卫幼稚而冲动的烦恼;她在大卫追求并迎娶朵拉时隐藏自己的爱,冷静地提出正确的建议并真诚地祝福大卫与朵拉;她在大卫经历多次打击,对生活失去希望而流连国外时隐藏自己的爱,温柔地安慰大卫。
爱格妮斯是一个如此完美的姑娘,说她是一位天使我丝毫不觉得过分,而她最后与大卫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实在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
关于斯蒂福思与艾米莉与汉姆
这三个人的情感纠葛与最终结局是整部书中最让我痛心的部分。
在斯蒂福思与艾米莉私奔之前,大卫对斯蒂福思充满崇敬和爱戴,他把斯蒂福思描写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他沉浸在斯蒂福思对他的或好或坏的影响中,失去了自己对生活应有的态度。而只有爱格妮斯察觉到这一点,并适时提醒了大卫。
我想斯蒂福思是高雅的、温和的、善于交际的,同时也是傲慢的、固执的、任性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是孤独的。斯蒂福思一定有许多朋友,但他从未对任何人敞开心扉,包括大卫。他在所有人面前都显得高雅得体,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完美无缺,永远知道面对什么人该有什么表现,而把自己的欲望、叛逆、厌烦隐匿在心底,不愿对任何人诉说。
我相信斯蒂福思是爱艾米莉的,至少曾经爱过。但像斯蒂福思这样一个人,是绝对无法忍受热恋后的琐碎与愁闷的,因此他对艾米莉的始乱终弃是必然的。
书中艾米莉这个人以及大卫对艾米莉的感情与爱格妮斯有很多相似之处。艾米莉同样美丽、温柔、善良,但她不曾持家,因此不够成熟;生活在佩格蒂先生的庇护下,不曾经历磨难,因此不够坚忍;更重要的是,她出身低下。以上这些情况,使艾米莉轻易与并不真心相爱的汉姆订婚,又轻易被斯蒂福思诱骗私奔,又无法真正与斯蒂福思结婚,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汉姆是多么可叹的一个人呀!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勤奋刻苦,这样的人本会出人头地;他深爱艾米莉,却又胸怀宽广,从不曾怨恨。这样一个好小伙子是值得被任何姑娘爱慕的,可他爱的只有那个弃他而去的艾米莉……
这三个命运纠缠在一起的人,因为出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最终走向了那个命定的悲剧结局。而这个悲剧应该是在警醒人们,对待爱情千万不要轻率,面对出身差异不应逃避。这个悲剧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丰富寓意,遗憾的是,我还不能完全理解。
关于乌利亚·希普与利提摩
这两个人都是全书的重要反面人物,都曾做出让人咬牙切齿的恶行,但书中对这两人的描写却截然相反。对于乌利亚·希普,大卫说他永远自认卑微,说话、做事一直像一个奴仆;对于利提摩,大卫说他极为体面,从出现,到作恶,到在监狱里虚伪地忏悔,一直极为体面。
善良的人都很相似,邪恶的人各有各的样子。
关于斯特朗夫妇
这两个人的故事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惭愧。书中展现这对夫妇的矛盾时,方法非常巧妙。他写斯特朗博士时,着力表现他的古板和迟钝;写斯特朗夫人时,着力暗示她与表哥出轨。大卫等人都察觉到斯特朗夫人的不贞行为,还多次暗示斯特朗博士。我作为读者,也一直认为斯特朗夫人确实出轨了,并不断猜想博士知道这件事后将会何等愤怒。然而最终证实,斯特朗夫人从未出轨,而且从没有过这方面的想法,这一误会完全出自夫人母亲的无事生非。
当人们接收到某种消极暗示时,总是倾向于对相关的人与事做恶意的揣测,我想这是人人都该反省的。
关于欧默一家
书中关于这一家人的描写并不多,但我觉得这一家人是某种重要的映射。
不同于大卫与爱格妮斯的历经磨难终获幸福,也不同于斯蒂福思与艾米莉的任意妄为终成悲剧,更不同于乌利亚与利提摩的作恶多端终受惩罚,这一家人自始至终平淡而平凡,默默见证了这部书里的所有故事。我想,欧默一家或许才是那个时代众多普通英国家庭的缩影,平淡而平凡。
关于我的不适应
虽然我对书中大卫·科波菲尔的经历十分感慨,并真心认为整部书讲了一个好故事,不论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否真实,但是书中的对话和人物情感思想的描写始终让我感到难受。不知是不是那个时代的英国人就是喜欢说话时弯弯绕绕、不停重复、不停进行夸张和比喻,总之,书中人物的对话就是这样。而书中的情感思想的描写实在太隐晦、太繁冗、太混乱了,各种各样随处可见的插入语不停打乱句子的原本结构,使一句话被扩展成一段话,使一件事里夹杂着另外好几件事。这是英国文学的特点吗?我一向喜欢简洁精确、恰到好处的文字,所以这种行文风格实在让我难受。
终言
人生太顺利,成长就会太慢,而经历磨难才能快速成长。我衷心地祈求我有一个顺利的人生,但我又希望我能尽早成长起来,为我和我爱的人遮风挡雨。我今年二十四岁,我是一个矛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