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公务接待中奢华宴请、堆叠山珍海味,到今日单位食堂里朴素简餐、家常便饭;从过去领导出行前呼后拥、道路封锁清场,到现在轻车简从、悄然融入寻常街巷;从往日会议文件冗长繁杂、流于形式,到如今直奔主题、言简意赅……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多年来,其力千钧,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亦如无声春雨浸润着社会的根基。
八项规定深刻重塑党风政风,为社风民风之变奠定了坚实根基。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社会风尚的源头活水。八项规定以“徙木立信”的坚定决心,直指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顽疾,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具体问题入手,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曾经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刷白墙”、“造盆景”的“形象工程”,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八项规定利剑所指,让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刹住歪风邪气,清除了寄生在肌体上的沉疴积弊,让权力回归服务人民的本位。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会风气的转变由此获得最有力的支撑与驱动。
党风政风之清正,成为引领社风民风向好的核心力量。 政者,正也。当“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当公权力运行日益规范透明,其示范效应便如春风化雨般渗透于社会肌理之中。过去大操大办、攀比斗富的婚丧嫁娶,如今在党员干部带头下,更多家庭选择简朴新风尚;“光盘行动”因公务接待节俭之风的引领,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自觉选择;曾经被官商勾连所异化的某些行业潜规则,在持续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也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这种“上行下效”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它悄然改变着社会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使勤俭节约、务实清廉、崇德向善日益成为被广泛认同和践行的时代风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优良社风民风的涵养呼唤锲而不舍的韧劲。 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便可能反弹回潮。当前,一些隐形变异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不吃公款吃老板”、以电子红包等隐蔽方式收送礼品礼金;部分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换上“新马甲”,搞“数字脱贫”、“指尖上的负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这警示我们,作风建设的螺丝仍需持续拧紧,丝毫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才能防止歪风邪气死灰复燃,让新风正气始终充盈。
党风正则民风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深刻改变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如浩荡春风,涤荡社会污浊之气,催生文明向上之花。我们当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心与毅力,让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激荡,引领社风民风向更清朗、更淳厚的境界不断升华——这清风拂过之处,终将遍植新绿,成为新时代最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