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传-今天许你卖盐

郑板桥在潍县做知县时,曾有过这么一件事儿潍县这地方,向来是个穷乡;土地瘠薄,旱涝不均,老百姓在那时,常是吃糠咽菜,不得一饱。不少人走投无路只得蓄出一条命,靠贩私盐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郑板桥坐堂。衙役带上一个人来,说是:“提住了一个私盐犯,请老爷审问。”郑板桥一看,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汉子跪在堂下。就问:“你是贩私盐的吗?”那人哆嗦着说:“我.·.俺家.·....”衙役吆喝道:“扁担和盐都在堂下,还不快招!”郑板桥说:“你可知道,贩卖私盐,国法不容。"那汉子说,“老爷,我家实在是穷得没法过啦! 一指地也没有,还有个老娘,已七十多了,老婆孩子一大群,如今要饭也要不出来,我不去做这个营生,一家人就得饿死啊!”郑板桥说:“是真的吗?”那汉子说:“不敢瞒哄大爷。”郑板桥又叫上他的一个同乡,一打听,果然是这样。

郑板桥点点头说:“无论怎么说,贩私盐是不对的,谁能违背国法? 既然你家太穷,罚你吧,你又担不起;叫你坐牢,你一家老小又怎样过日子? 也罢!你已经把盐贩来,就卖了吧。不过只许今天这一次,下次不可!”贩私盐的汉子连忙磕头谢恩。

郑板桥提起笔来,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今天许你卖盐"然后签上了名,盖上大印,对那汉子说“你就拿着这张抵去把盐卖了吧,没人敢拦你了。”卖盐人接了纸条,走出大掌,心里想道:“怪不得人家常说,郑大老爷是清官。不打不罚,不坐牢狱,还写了条儿,许俺把盐卖了。真是天下少有啊!”

出了衙门,他就去找个识字的人问道:“先生,你看看俺这个条儿上写的是什么?”这位先生有点学问,一看就说:“咦?这是县太爷写的呀。说是“今天许你卖盐’”他又想了想,忽然把卖盐人的肩膀一拍,说;“嘿! 你可交上好运啦!'这一下倒把卖盐的汉子弄糊涂了。他眨巴着眼儿,不知是怎么回事。那先生说:“你想想,这上头写的是“今天许你卖盐’,可又没有写上日子。明天又是“今天许你卖盐’,后天还是个“今天许你卖盐’。你赶紧在扁担上找块磨不着的地方,把这张纸贴上,你就可以永远卖下去啦!

这下子可把卖盐的汉子乐坏啦! 就照那先生说的样子办了。果然,再没有人阻拦他了。听人家说,他一直卖了一辈子私盐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山东潍县这个地方,土地贫瘠,旱涝不均,老百姓纯粹是靠天吃饭。若是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景,还能收获一点糊口的粮食,若是碰...
    同归书途阅读 1,709评论 1 4
  • 通州城里有座大寺庙,名字叫西寺。西寺里有个当家的老和尚,他的名字叫苍松。这个和尚既不会念什么经,也没有什么特殊...
    西游花都阅读 676评论 0 1
  • 郑板桥要回兴化老家过年,到了镇江,已是腊月二十九。天阴沉沉的,再赶路,盘缠钱又不够了。他不愿意打扰朋友,就想找个旅...
    西游花都阅读 1,287评论 0 1
  • 墨竹图-麻丫头针线 不要看郑板桥从小生得又黑又瘦,脸上还有几颗“细麻子”,他可是个“惯子”D 呢! 他父亲...
    西游花都阅读 1,846评论 2 1
  • 郑板桥年轻的时候,要从兴化去扬州府应考。因为家底薄,盘缠不够,就在水码头上,东寻西找,问哪一条船是去扬州的,希...
    西游花都阅读 1,46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