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事有静气

都说收拾东西很容易产生心流,的确如此,打包回家的行李,一不留神就很晚了。

这几天到处充斥着焦虑与恐慌,说不受影响是假的,想到要坐火车,听说家里医院有疑似病例,对出行还是产生了抵触,拖延着不收拾行李,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吧。

这几天常常想起两年前刚到公司时的自己,那时候突然进入创业公司的状态,特别不适应,加上现在才看清的上级们的焦虑,常常会急躁。记得每当此刻,团队领导总跟我说一句话:淡定,每逢大事有静气。

那时候我还总觉得他搪塞我,明明就是不想跟我一起推进或者解决问题。慢慢懂得了,事归事,但当时我情绪反应有些过度也是真的,情绪平复了,可能大半问题就解决了。

今天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就算什么都不做,只是「静」下来,就有可能有帮助。因为某个有段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加上刚刚发生的一些琐事,老板心情不好,跟同事沟通的时候越说越急,几欲发火。说着说着瞟刀我在旁边看着,转过来冲着我说:你说对吧,啊?!我当时一半因为没反应过来,一半是觉得他就是心情不好,不知道怎么,什么都说不出来,就是一脸傻笑。估计老板被我笑懵了,继续说话也再没绷着,后来还开起了玩笑。

从前我特别怕别人吵架打架,上次参加心理团体,因为学员间剧烈的冲突,直接把我吓哭了。所以,每当看到有人发脾气,我内心会特别焦虑:要怎么办,我该说什么,做什么?看到最近大家对肺炎的状态,突然就想到了这样的我。现在看来,这就是我们很多人面对恐惧时的「正常反应」:总觉得需要自己做点什么,总觉得做的还不够。与其说我们是在抵御令我们恐惧的东西,不如说,我们是在消解恐惧本身。

我现在没那么害怕别人的愤怒了,大概是因为,我开始能将别人的愤怒和我自己划清界限,只对事情而不是他的情绪承担责任,做自己可以做和愿意做的,让要失控的失控。

我们这几天常常说「尽人事,听天命」,用另一句话来代替,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当然,后半句才是关键:要拥有区分两者的智慧。就肺炎这件事,其实并不难,「人事」自然是尽量履行专业人士的建议,懂得相信和运用他人的智慧,也是一种智慧嘛。

心静,神定,气平,身安,以此自勉吧。

                        DAY202001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句话是曾国藩说的。 每当要作出重大决定之前,曾国藩都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先静心,反复权衡后再出手。 这句话现在出...
    带一朵花回家阅读 1,859评论 0 0
  • 人们说,每逢大事有静气。什么是大事?是对人而言的。我觉得,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股安详缓和的气度在里面,是好的。敬...
    覃榜言阅读 3,846评论 0 4
  • 一场考试,一场修行 细细算来,暑假在家认真复习,估摸也就勉强一个月,开学之后的四个月倒是不敢懈怠。加起来的...
    众莫知余所为阅读 4,235评论 0 0
  •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有两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大意是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
    东哥699阅读 5,271评论 1 1
  • 工作面临新挑战,统筹一个项目了。面对不配合的同事,不懂的同事,自己也要好好努力一把。把要做的安排好,组织会议,统筹...
    90后妹纸进化论阅读 4,2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