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一本待解的密电码——安乡县庹家岗遗址解说词
文/姜远清
“庹家岗”顾名思义,就是庹姓人家居住的山岗,安乡的庹姓人家最初由外地迁入在此休养生息。百家姓没有这个姓氏,在全国排序300名之后,因此,在这个地方开始命名遗址时还被误称“度家岗”。
庹家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遵保村三组,属古县城范围,与县城地望一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04.3”北纬29°25’58.3”,海拔高程36米。附近一带有狮子山、会子岗、黄山岗、罗井岗等。主区堆积面积为2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形状,遗址高出周围田地1-1.2米,文化堆积约2米厚,保护范围外延50米。北连狮子山南端,南至南排水沟南150米,遗址东西向排水沟渠贯穿南部,沟北为旱地,沟南为村舍和农田旱地,向东处至鱼池东岸,西接黄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安乡县安全公社园田化建设时开挖一条排灌沟渠,挖沟时从这里翻出许多陶片瓦罐,民办教师潘能艳路过此地,偶然看到一块陶片等石器不同一般,他一边教书一边在地面上寻得一些标本送到县文物部门鉴定,引起文物部高度重视进行发掘,相继发现了庹家岗、汤家岗、划城岗等古文化遗址。
1978年冬,省博物馆考古部派出专家何建辉与周教授等人来到庹家岗,本县的文物专干雷鸣老同志再一次参与其中。他们首先对曲尺拐的排灌沟渠进行试掘,由沟面发掘到沟里,在沟的南面出土了玉琮,沟的北面出土了陶祖,还发现大量的陶片与石器。陶祖是最早的原始礼仪,人类开始进入父系制社会的一种标志,玉琮也是标志性器物,专家们商议决定将试掘面积扩大至200米。
这次试掘中,上层发现了大量的两点纹扁足鼎、鸭嘴形足鼎、细泥红陶,附加堆纹圈底钵、陶纺纶。以灰陶为主,多为黑皮陶,或者方格纹、少量的印绳纹或者直条纹。陶质以夹心红陶为主,出土的石器多半是小型磨光的锛形器和精致的石球,还发现锥形小石镞。遗址下层清理了比上层文化还要久远的早期古墓25座。随葬品除少量的夹砂尖足鼎外,其余为泥质黑皮陶,有大件器物的陶瓮,有带盖式的小口细颈壶、甑、釜与鼎成套的炊具。还有折肩瓶、曲腹杯、豆形碗等。这批器物大都为黑漆,薄如纸,且玲珑剔透。有一座古墓出土一种陶圈,比玉镯的样子要细得多,墓葬女主人的右手臂从臂弯处一直戴到手腕上,足有20多个。少数墓葬与遗址的上层文化层属不同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龙山文化),以及商朝的文化遗存。
1980年,退休老教师郭老送来他家修建猪楼屋时挖出来的一块玉琮(这里无法展示玉琮图片),它不同于湖南及全国出土的大批量玉琮,这块玉琮有6公分见方,中间一圆孔,呈不规则灰绿。经过鉴定,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要比这块精致许多也迟许多年,这块玉琮的发现,说明庹家岗遗址是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古遗址聚落址,是史前文明的摇篮,玉琮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时经过复核,将第二次查勘时误为“度家岗遗址”正式更名为“庹家岗遗址”。
2011年1月24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16-16。从出土文物分析,持续时间7000年-4000年。庹家岗遗址的文化遗存承载几千年来古人类栖居的各种信息,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较为突出,在学术上有很大的突破,是一本待解的密码,也是一部无字天书。该遗址因为农民建房时小面积遭到破坏,大面积依然保持完好。目前还只是试掘,未正式进行发掘,它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态,面纱还未在我们眼前掀开。比如这里玉琮的出现,它的起源可能就在这块土地上。出土的灰陶、红陶和黑陶以及纺纶技术都非常独特,灰陶烧成温度840°c,红陶烧成温度950°c,黑陶烧成温度1000°c。专家认为我国当时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手工业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蛋皮黑陶,它黑如漆,薄如纸,硬如铁,是黑陶中的极品。不要说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想要烧制这样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难,可惜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们在该地还听到一个传说,该遗址曾经有一个湖,湖水通往几里外的毛耳渡。靠近狮子山处湖底最深,这里有窑疤,湖底有四个窑子,它们之间相隔50米远一个,器具和砖就从湖底的窑厂烧制出来。
站在庹家岗这片土地之上,我们仿佛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些景象:葳蕤的細草爬满山坡,蝴蝶穿梭于树林之中,蜻蜓飞歇在花草之上。这里天空白云朵朵,鸟儿在此叽喳鸣叫,这里湖水蓝蓝,从我们身边流淌,碧水微微荡漾,湖草下的鱼儿游来游去,湖水清澈得被一群嘻戏弄水的野鸭划出长长的弧线……人们在旁边愉快地劳作和生活。
一条记载着历史的痕迹。很多传说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断了链接,这地面上是怎么形成湖,湖又是什么时候干涸消失,泥土淤积如何形成平地还有待研究。我们衷心期待这本密电码的破译之日早日到来,说不定出土的蛋皮黑陶还是从这几个窑厂烧制而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