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先生教完了他的书就走了,带走了所有东西,我看着这荒废的院子,心里想着还是打扫一下吧,我习惯性的打扫着院落,就像先生在时一样,我们学生对先生只有敬意,是的,只有敬意
他带走了所有东西,唯独带不走的是,他教给我的所有习惯:食不言,寝不语
站如松,坐如钟,要给人一种浩然正气的感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学生不能问跟先生讲的内容无关的问题
人要光明磊落,不能像贼一样
学生之间要互敬互爱,不能在背地里暗害对方
先生教育人的时候,学生是不能插嘴的
先生教书的时候,学生是不能开小差的
先生的规矩很多很多,东西要摆在什么地方都是有讲究的,有次我粗心摆错了,先生硬是让我双手举着书,举过头顶在外面站着背规矩,我对此并无埋怨,觉得,我的确是做错了,而且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理由
君子之交淡如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看着这两行字,我陷入了沉思
那年年少无知故,恰似逢君非等闲。
繁杂规矩终有成,桃李满园再续风骚故。
初次见君,面若冠玉,束发过腰,身着明黄色长服,眉若九天之月,眼如点漆之玄,那年桃树下,桃花落地成雨,记得那天君作揖问我:小孩,可否把你家下面的房子借一小住。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礼数十分周到。我回复是可以的
后来先生在下面那间房子处开了一个学堂,名唤“玉青讲堂”,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先生教学非常之严,那年我硬笔的正楷写的非常不错,先生说,正楷正楷关键就在于一个“正”字,赢得了赞许,我觉得对我来说是我最大的荣耀,那年,我希望的是,我能够把字再写好一点,赢得先生更多的赞许。
先生根据学生的排行,制定了不少规矩,我记得我是排行第九,真字辈的,排行第一的是清,因为他的字以清丽为主,瘦金体,先生最不看好,因为那是亡国之君徽宗所创。所以先生那会严加禁止使用这种字体,但是清,一直在用,先生说让他清醒点,清白一点,而清无动于衷,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最叛逆的师兄,先生总共收了十二名弟子,我是最守规矩的那个。
时年早春风缭绕,小桥流水过船头。
二月桃红春粉落,渺渺茫茫荡悠悠。
先生那一手毛笔字是极好的,行楷,以及小篆,先生看我在写字,他紧紧盯着我握笔的那只手,对我说,字不错,可惜姿势,不对。我说:习惯了。得改。先生淡然道,我看着先生,看到了他眼里的坚定,我说我应该会改好的。他说:不是应该,是一定要改,这是规矩。我教你写,我只演示一遍。先生让我先离开座位,我在旁边看着,先生坐着,演示了正确的姿势后,起身问我,看清楚了没有,我回答,看清楚了。我照着他的姿势写了一个字,但是,这样写又慢又累,手抖,最后横不像横,竖不像竖的,我眼睛一热,泪水一下就下来了,因为我觉得辜负了先生的期望,但是先生并没有责怪我的意思:真,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是难能可贵的,认识到错误了就要改。
是月末旬不知因何之故,一缕青灯引我之行之正道矣。
我苦涩的看着先生,是要我重新开始练横竖撇捺吗,我那会最烦的是这种重复的事情,但是我还是听之从之。
其实最不省心的是最后两名学生,月和星,先生叫学生都是叫代号的,因为她们在背后经常讨论其他学生的不好,而我不喜欢这样,我从来都是一个人的,跟其他师兄师妹们融入不到一起,我跟先生最聊的来,先生每次下堂,都要去他的房间整理书籍,我见过月和星他们总是偷偷摸摸的过去看先生整理书籍,像做贼一样,我看着她们这样,笑出了声,我能理解小孩子的好奇心重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先生这里,是绝对不可以的,先生问是谁在外面,而月和星都反咬我一口,说是我偷看,我沉默的站在那里,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她们没那么云淡风轻,连反咬我都吞吞吐吐的,先生盯着她们两个,你们两个进来,她们在先生背后左推右搡的,互相推着对方,让对方谁先进去,“你进去。”“不是,你先。”“哎,你先。”这就导致先生面向她们,她们都没有察觉。“你们两个一起进来。”两个立马闭了嘴。默契的一同跟了上去。“对了,真,你也进来。”
先生严肃的盯着她们两个,对她们说:真她是你们的师姐,无论对你们的师兄还是师姐,都要和和气气的,不要把自己的过错推到别人头上,另外还有一条,不要偷偷摸摸,要看就光明磊落,正大光明的看。她们两个低着头,嘴里还在不断小声嘀咕:又不是什么大事,搞得这么严重干嘛。就是,太小题大做了。
还在偷偷摸摸,你们两个看着我,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些事情看着虽然很小,但是往大了想呢,你们今天是拿师姐给你们做挡箭牌,以后在别处是不是要找人给你们顶罪或者擦屁股了?要是将来犯了死罪,你们可是会活生生害了人家一条命,去吧,罚抄规矩七遍后交给我。她们走后,先生看着我对我说:真,为什么我让你看着,你知道吗?我摇摇头,说不知。是因为我想让你记得更深刻一点,无规矩不成方圆,你面对不公平的事情也有反抗的权利,规矩不是死板的教条,规矩是人造的。我茫然的点点头,说:是,知道了。但是其实我还是懵懂的,规矩是先生创造的,规矩创造来就是为了让人遵守的。后半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问先生,但是先生不再说话了,后面你自然会懂。之后我懂先生的苦心了,不过我宁愿我什么都不懂
先生教书的时候,站的很端正,走下来也是玉树临风的,他那会教的是论语,四书五经为主,其他文史类为辅,他总说,我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因为我最省心,最守规矩,所以,我得到开小灶的机会也很多,我说,先生最烦那种作弊行为。
言明,规矩是死的。后来先生把对我开的私灶又对其他人讲了,用他的话来说是公平公正公开。
天平倾斜尚未知,北斗明刻在此中。
痴儿妄解曲中意,君心苦苦待谁知。
夏日,池塘里开满了荷花,底下还有鱼儿虾儿在里面嬉戏,远处传来牧童悠悠的笛声,世间美好之景莫过于此了。
先生说,四季有四花,春日桃花夏日荷,秋时菊来冬日梅。
我们那时只顾着埋头啃西瓜,我坐在池塘边,边吃瓜,边投喂鱼食,先生看着我,摇了摇头,还是一副孩子心性,没个正形。走过来敲了一下我的头。哎哟,疼。我的鱼都要给你喂得撑死了。我停止了喂鱼,但是我不知道我应该干嘛,其他人都有伴儿,而我就像个外来者,怎么都融不进去,于是我就呆呆的杵在那里,看天,看地,手抠着石头缝。这时月和星两个人走过来,两个人冲着我叫到,这是哪来的一只呆鹅。两个人笑着跑开了,我看了看她们,反应了过来,好啊,你们笑话我。我追了上去,她们冲我做着鬼脸说,追不到我们。我注意到先生的神情,先生看着我跟她们打闹,神色舒展了许多。
日落,先生把我叫过去,他交给我一些事情,让我给他整理一下书籍,他有事情要出去一下,我那会虽然是很守规矩,但是我是最不爱整洁或者收拾卫生的,我桌子上都堆满了书,没有个章法,但是先生不一样,先生连一本书放在哪里都有讲究,很爱整洁以及干净。我忙活了好久,天都黑了,就觉得差不多了,就回去了,第二天,先生虽然是在台上讲着他的书,但是眼睛一直在盯着我,盯得我心里发毛,下了后,也没叫我,我腿脚就像不听话一样,跟着他过去了,我看着他,他没看我,不说话,我也不敢问,只见他不断的把他的书重新归好类,我看着这样的,我不敢再继续看了,我低着头,心里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先生交给我的事情,我没办好……
先生整理完了,我才敢弱弱的打一声报告,我向他承认错误,说,昨天的事情,我搞砸了。先生抬头看了看我,云淡风轻的对我说,我知道,我知道你不会做好这个事情,但是我也知道你已经尽力在做了,不用自责。我看着先生,我感觉没什么事了,终于长舒一口气。但是——先生一句急刹过来,我觉得学生的书桌应该要保持整洁的,这样,先罚站,书举过头顶,腿曲九十度,我下了课后,你在我这里就是这样,背一会规矩,下学后先来这整理书籍,什么时候整理好了,什么时候我在你座位上看到你的书没有杂乱无章的摆着,你什么时候就不用受罚了。后来我也确实改了很多,正应先生这话,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问过先生以前是做什么事情的,他不说话,我继续问,我那会好奇,他说了句,不要多问。
我闭嘴了,但是心里还是很好奇。
先生拿出了文房四宝,对我说,真,替我磨墨吧,我看着他,仿佛我跟他天生就有一种默契一样,我不说,他能够知道我心中所想,而我对他,只有尊敬,只有如长辈一样的尊敬。
清风明月,吾之诚心,日月可鉴。
那年我十五,先生二十八岁。
前路茫茫无人知,心音途正何处寻
云影之处有人灵,守住心神一本通
莫问归程度时定,纪时自会有相逢
时时处处留云魄,归墟之处了真谛
时年年少无知,亟待求人认可,是时拼了命的表现自己,以求得到更多赞许。先生注意到了我的心思,对我说,不要急功近利,有些时候太早锋芒毕露容易伤到自己。我那时不懂,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先生经常长叹,说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我不懂其深意,现在回想,庆幸我那时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才能够轻装上阵,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其实我刚开始还是有些自卑的,因为我的眼睛不太一样,他们的眼睛是正的,而我,是斜的。所以那时不敢看着跟我同窗的师兄弟们的眼睛,先生那时应该是注意到了,他把我叫到梨树前,指着那些果子对我说,每个果子都不一样,你看看,那个果子,虽然是被虫啃了,但是它是最甜的那个,你的眼睛也一样,你的眼睛是特别的,这一定是上天赐予你最独特的礼物,你想想别人都没有,就你有,独一无二,仅你一份,你无需为此感到自卑,希望你明白。我看着先生,在别人都说我眼睛像个怪物一样,只有他,只有他说,我是最独特的,只有他说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稀世珍宝,得天独厚。我蹲在地上放声大哭,我终于把地上那个破碎不堪的“我”拾起来了,拼成了一个完整的我。先生俯身安抚着我,对我说,以前那段过往终将成为你的利刃,它不是你的黑历史,它是你的来时路,我相信你会做的很好。事实就是我后面的确做的很好,很完美。我对先生所传授的课业,先生第一天教了,我那会悟性很好,边听边融汇贯通,很快便掌握了,规定要背的内容,我不负先生所望,不超过三天就记住了,先生给我们最多期限是七天。七天还是背不了,就抄,一直抄到会背了为止。最不省心的两个是月和星,她们七天玩的玩,荒废了很多很多课业,先生对她们也是最操心的,让我监督她们两个,背书,以及把欠下的课业补回来,我其实也挺羡慕她们,羡慕她们无忧无虑,羡慕她们肩上不用有这么多担子,但是先生说,我是师姐,也是他最看重的弟子,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肩负的担子也越重,我其实都明白的。
初始见君光阴镜,日月高悬烛火明。
话别三寸离离晚,数载之后草青青。
我有一次整理先生书籍的时候,看到了一本手札,我捡起来,正要放回去,因为先生不允许我们整理书籍的时候随意翻看他的东西,但是先生走过来,对我说,从今天起,这里的书,你可以随意翻看了。看着他很认真的样子,我才明白,先生是要把自己的所有衣钵都传给我了,不是因为我有天赋,因为有天赋的人多了去了,而是因为我是最守规矩的。先生不让做的,我不做,先生让做的,我尽量做到最好,极致。
因为守矩,所以信任。
因为信任,所以互相尊重。
狂风大作,伴随着打雷闪电,连着先生房里的灯都是一闪一闪的,先生桌上的书页码被风吹的纷乱,我急忙去收拾这些书,这些讲义,给它们重新归好类后,回头看着这院落的瓢泼大雨,已是叶黄花落了。
先生从来没有在晚上讲课的先例,这次是为我开的,倾囊相授。
讲到夜半时分,这雨还是没停的样子,先生打着黑伞,说要送我回去,我连连摆手说,先生这不行,您教我这么多知识,又教我们怎么做人,不收学费,我不知道要怎么报答,这怎么能让您相送呢?先生对我说:天赋是无价的,我正愁找不到一个传承人,你是我唯一一个。真,你记住,不管你将来是嫁人还是怎么样,你的天赋,以及能力事业,对你来说都是无价之宝,你切不可浪费,切不可辜负。
我不明白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根本没有想过要嫁人,等我想要问的时候,先生说,家到了。
夜色深深卷入魂,
三更时分口头传。
柳色拂人关不住,
梨花泪落几时滴。
我不明白先生走时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我只记得他眼底含泪,神情含悲,不过我第二天早上按照习惯去给先生整理书籍的时候,发现人去楼空了,先生呢,其他学生呢……不会是先生提前给他们说了,要走了吧,也是,那些学生不是这个地方的人,跟着先生走也是情有可原的,先生神机妙算唯独算不到我在他走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庸……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