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年一事无成,可我依然经常怀念

那些年

■文/从前慢

离开大学有十个年头了,我时不时会想起与它一起的生活,这一想起来再没有了令人厌恶的考试、实验、论文之类,能找到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承认自己是个感性的人,有时甚至感性的不能自已,这时不时的怀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怀念大学,就怀念它的无拘无束。经历过十年寒窗的人,想必都对那种固定单一的学习方式嗤之以鼻,反正我是挺讨厌那种“灭绝人性”的学习。到了大学,则几乎完完全全把时间给了我们每个人,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规划时间的人,那大学必定是一次丰富的旅程。我身边就有同学把四年过的丰富多彩,沉浸学习、享受爱情、远足旅行等等,使他们的生活显得尤为充实。我之所以喜欢不是说我也和他们一样精彩,起码很长一段时间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因为让的自由无度,也使我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见识的都见识过了。可以想见,被填鸭式教育裹挟十几年后,教室不固定、座位不固定、生活不固定、自习不固定以及诸多不敢想的不固定是多么“爽”的一件事情。正是这些无拘无束,我读完了《路遥文集》、《池莉作品集》、《青春梦》等诸多的小说,也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积淀;正是这些无拘无束,我去了汉中感知了“南山南”的绝美景致,去了凤翔饱尝了西凤酒乡的别样风情,还去了好多不曾到过的地方;正是这些无拘无束,我开始写信,不知写给了多少人,那些属于青春的回忆,洋洋洒洒传递在城市间,真切地浓深了彼此的情感。

     我怀念大学,就怀念它的专业实用。也许我论证这个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毕竟我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在一起的调侃,那四年是白学了。但回头想一想,其实不然,毕竟那么多学的好的同学似乎都过的不错。同学科是高中同学,一块和我考入这个211大学,与我不同的是,他把大学过成了高中,用现在的话说即为“学霸”,囊括了四年的学校一等奖学金甚至国家奖学金。曾经的我们,也都有过热潮冷讽,甚至嗤之以鼻。但不时传来的关于他的消息,让我是彻底相信那些学的好的同学,都混的有模有样。头一次联系的时候,我工资3000余元,他6000多;第二次联系时,我工资近5000元,他13000,后来我们就不再打听工资了。他说如果真的从事这个行业,好好学还真的很重要,再听他细细算来的那些上了不知名大学但又很勤奋的同学,好像也都开始了自己的快意人生。作为一个理工科学习,你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的幸福感,若是不把这些当回事,那将来吃苦受累的日子,可能终归会到来。有了这些鲜明的对比后,我愈发懂得学习的重要,细细数落那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孩子们,还真没几个混的差了,而学习带给他们的或是敲门砖或是前进梯,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怀念大学,就怀念它的青春活力。这么多年,和同学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当年干的傻X的事以及年少轻狂展现出来的激情。无疑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代表了很多,象征了很多。当运动场上分列式的队伍经过检阅台时,全场爆发的是雷鸣般的掌声;当体操场上院系的代表展现青春的舞姿,洋溢的是年轻真好的呼唤;当大礼堂里变换的队形、雄壮着歌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的饱含深情;当沉浸在知识海洋把一个个原理变成真实的实验,那欢喜快乐的样子好像发现了“黑洞”一样。老师和教授们告诉我们,真羡慕你们这个年岁能跑能跳、能打能闹、能学能成,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不能忘的是头一次“开窍”于C语言,顾不上吃饭编程序、做实验,不能忘的是头一次进秦岭、赏朱雀,不能忘的是头一次站军姿、走队列,不能忘的似乎永远都说不完,而这一次次的不能忘里,无时无处不充满了属于青春的印记。那或是不知疲倦,或是钻研苦读,或是挥洒汗水,或是洋溢青春,终归是属于大学那个年代所固有的一种绝美的色彩,永远镌刻在我们曾经年轻的记忆里。

悉数青春的四年,尽管我平淡无奇、并不出众,但如今我却依然经常怀念大学的好,而这种情怀也必将激励着我望仰不止、砥砺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里,我自知的上一辈都结婚了。 年龄差别还比较大,那么就取最近30年结婚的人们,平均的结婚年龄算下来是30出头。 ...
    jieroarchl阅读 174评论 0 1
  • 清晨,微风轻拂 阳光穿过我的梦境 直照我朦朦的睡意 驱散昨夜缠斗的阴云 从太阳底下划过的泪痕 已消失殆尽 那些无人...
    雨韩阅读 213评论 10 6
  • 头牌009 | 跨界极致手工的缔造者 原创2016-05-04FOD工具控FOD工具控 头牌009:跨界极致手工的...
    FOD生活升级阅读 586评论 0 1
  • 迟到 周末和朋友吃饭迟到,打球迟到,上课迟到。 真心的尴尬。 据说迟到是情商低的表现。 改。
    太脑壳阅读 1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