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长山县安老翁经历的。在这儿先说明一点,这里讲的长山县应该指的是现今山东邹平,隋朝599年命名为长山县,1956年撤销,大部分并入邹平。
安老翁喜欢做农活,这个很好理解,民以食为天,你不伺候好庄稼地,就没有吃的。这也说明了安老翁是农民,而且还是一把好手。《聊斋志异》中故事的主角大部分是秀才身份,这个讲的是劳苦大众的故事。
秋天,荞麦成熟,安老翁就把割好的荞麦放到田垄上。当时经常有偷麦子的。因此,安老翁就雇佣几个伙计乘着月色运到麦场。等装满车往回运输时,安老翁就独自留守巡逻。
安老翁枕着戈矛躺在地里,刚要入睡时,就听到有人在乔麦地里活动,踩得麦秆咯咯作响。安老翁怀疑是偷麦子的盗贼,赶忙抬起头察看,却发现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鬼。一丈就是3.3米左右。这高度,加上红色的头发,像草一样的胡须,面目又非常狰狞,马上就要到跟前。这样景象,就是放到现在,也是恐怖的。当然这样的桥段,也被电影所模仿,如《刺客小说家》里的大boss。
安老翁没有多想,拿起戈矛就狠狠地此过去了,大鬼疼地如雷声一样、嗷嗷直叫地逃跑了。安老翁也害怕大鬼再来,就扛着戈矛往回走,在半道上遇到自己的伙计,告诉了他们自己的经历,并叫他们不要去了。但是大家都不相信。
第二天,安老翁他们在晒麦子,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声响。安老翁害怕的大叫,大鬼又来了,转身就跑,伙计也跟着逃跑了。等到大家聚集到一起,安老翁让大家多准备弓箭,以备万一。再过一天,大鬼果然再次来了,大家一起射箭,大鬼也是恐惧的逃跑了,其后的两三天再也没有出现。这说明任何妖魔鬼怪只是徒有其表,恐怖的外表之内,隐藏了脆弱。
等麦子收获进仓,安老翁让大家把杂乱地秸秆堆起来。麦秆垛越堆越高,那老头就亲自上去踩实。有数尺高,安老翁突然望着远处害怕地叫起来,大鬼又来了!正当大家找弓箭的时候,大鬼已经奔向安老翁,目标明确。并把安老翁扑到,在他的额头上狠狠的咬了一口。大家爬上麦秆垛,发现安老翁额头被要咬去了巴掌大的一块,昏死过去了。然后赶忙把安老翁运回家进行治疗,但是没多久就去世了。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大鬼出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前面已经说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庄稼人的事情,安老翁有一些田地。这是他的生活基础,他也依靠这些田地生活不成问题,努努力,可能还会活得很好。但是有人看中了他的土地,也或是看重的了他创造出的剩余价值——粮食。除了抗争,安老翁也尝试过舍弃一些粮食逃跑,但是这不能满足“妖魔鬼怪”,依然三番五次地骚扰。面对安老翁的抗争,大鬼起了杀心、并付诸行动。安老翁的死亡,预示着大鬼的目的达到了,得到所想得到的。安老翁虽然勇敢,但也又胆怯的一面。所以他有过妥协,但是他的敌人太过贪得无厌,又狡诈至极。荞中怪不只是一个,可能是一种势力,一种当时社会的现实,人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不奇怪,因为那是个吃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