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口中的李白,是一位“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的风流才子。
而在我最初的记忆中,关于李白就是小学课本中的第一首五言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也不知从时候起,就喜欢上了唐诗。那时,到新华书店卖的第一本书——《唐诗三百首》。那时,我走在哪就把《唐诗三百首》呆在身旁,时不时背上两首,尤其是李白的诗,虽然不知道诗中的意思,背会了一首,心中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高兴感。
之后,到了初中。我了解到更多关于李白的诗。就好比这首《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而在这首诗中,我最喜欢一句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那时,我也在课外恶补了许多关于李白的诗,如李白的《将进酒》,《关山月》。
到了高中,也在课本了解到了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然而之后,我才明白,这些都只是课本上的李白,而不是历史上的李白。一个人的复杂性,并不能只是通过课本来了解他。
因为我们要明白,古代的文人墨客虽然才华横溢,如李白,杜甫,苏轼等文人,被现代人称为文学家。但是,写诗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他们的正当职业还是当官。一旦仕途不顺,偶尔还会得罪朝中权贵,就会被左迁。他们就会写诗寄情 ,这就是所谓的“官家不幸,诗家幸。”而李白也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不愿讨好朝中权贵,仕途也不是很顺利。
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多岁出蜀,初进长安。那时的李白也没有什么名气,就是一个满腹文采的愣头青。好在那时,李白认识长安名士贺知章,而李白把自己所作的《蜀道难》给贺知章欣赏,而贺知章一看《蜀道难》,就被李白的才华吸引住了。之后,两人也就常常在酒楼喝酒,吟诗作乐。若贺知章得了好酒,便邀来李白喝酒斗诗,也常常是李白技高一筹,能喝的大部分酒。那样的情景,好不快乐。
一年后,李白虽然在长安颇有才气,只因朝廷中无人,无法走上仕途。李白心中也是郁闷不已,之后就不久离开了长安,四处游玩,在各地都留下了不少的诗篇。
天宝初年,这时的李白已经42岁,遇到了道士吴筠,而吴筠很欣赏李白的才华,便把他举荐了唐玄宗。之后,唐玄宗封李白为翰林院士,。唐玄宗常常与杨贵妃玩乐,让李白写诗歌颂他们。这些都不是李白想要的,李白有感于朝廷中的腐败越来越严重,而自己只是个翰林院士,有心无力,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因此,李白常常写诗讥讽当朝权贵。那时,唐玄宗身旁有一个当红太监高力士,而高力士仗得唐玄宗的恩宠,把朝廷中的大臣也不放在眼里,欺压大臣。而高力士也照样看李白不顺眼,想找个机会整整李白。殊不知,李白也在想着法子,如何整整高力士。一天,唐玄宗下令李白起草一份重要的文书。而李白借机说道:“自己喝了酒,想要穿的随便一点,而自己的鞋穿的太紧了。”
于是,唐玄宗下令命人来给李白脱鞋。这时,李白把身旁的高力士一举拉了过来,说道:“帮我把鞋脱了。”高力士见唐玄宗在一旁也不好拒绝,只好乖乖的跪了下去,把李白的鞋子给脱了。
之后,李白受到朝中权贵谗言诽谤,被排挤出京。出京后的李白,心情也是极度的失落,只好通过写诗发发泄心中的烦恼。
天宝三年,地点洛阳。李白结识另一位诗人——杜甫。那时的杜甫因考试不第,因此四处游历。在洛阳,李白和杜甫一见如故。李白与杜甫相会是在李白因触怒权贵放归山林时。杜甫在诗中描写当时的情形是:“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人可谓一见如故。李白当时已经是诗名远扬的大诗人了,而杜甫还默默无闻。性格孤傲的李白和杜甫应是很投缘的。后来两人各奔东西,但有诗互相寄赠。
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吓得西窜。那时的皇位有两方势力在夺取,永王和肃宗在夺取王位,最终永王夺位失败,作为永王的幕僚李白被流放到了夜郎。李白已到暮年,有感于此行,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写下而“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
没想到在半路上,皇帝下令天下大赦,李白的流放之罪也就免了。那时的李白心情大畅,随即写下《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时的李白已过花甲,漂泊在东南一带。后来,李白因病投靠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公元762年,李白即病卒 。(一种说法是李白喝醉了酒 ,在水中捞月亮而溺水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