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浩明版曾国藩,张之洞

  近日,利用平日琐碎时间阅读了唐浩明所写的曾国藩和张之洞两本历史人物传记。对晚清的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曾、张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通过科举之路进入官场,既能文治又能武功,建立了不世功勋。

   处在那样一个五千年之未有之变化的历史节点,二人都为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挽救中国。曾国蕃在平反太平天国的运动中,逐渐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开展了一些洋务自强运动。张之洞继承曾国藩的主张,担任湖广总督的19年期间,在湖北武汉大举进行洋务运动,办铁厂,枪炮长,缫丝厂等一系列新式工厂。还创立了大批新式学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今日武汉的武大、武科大等院校的前身都可以追溯到那一时期。

  曾张二人性格差异较大。曾国藩为人稳健、隐忍,与左宗棠的相处就能看出这一点来。而张之洞作为清流派代表骨子里始终有着一股傲气,性格较急躁。办汉阳铁厂因此花了不少冤枉钱,走了不少弯路。二者都知人善任,网罗了一大批人才为自己所用。

  晚清中兴的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个性差异明显,曾中庸圆滑,左恃才傲物,李为人高调,张迂腐清高。四人均建立了不世之功勋,其历史功绩均是不容抹杀的。然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四人的脱颖而出都离不开慈禧太后的赏识。因此不得不感慨这个女人的权谋与手段。只是她格局太小,权术可以驾驭能臣却不能抵御外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