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9

初入大学一月记:在陌生与新鲜中生长

拖着行李箱踏入大学校门的场景还清晰如昨,转眼间,我已在这座充满活力的校园里度过了一个多月。这段日子像一幅慢慢晕开的水彩画,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如今的逐渐适应,每一笔都写满了新鲜与成长。

初来乍到的第一周,最大的感受是 “陌生”。偌大的校园像个迷宫,第一次去教学楼上课走错了楼层,在食堂排队时看着陌生的菜品无从下手,晚上躺在宿舍床上,听着室友们轻声聊天,突然格外想念家里的唠叨。但这份陌生很快被温暖融化 —— 辅导员学姐耐心地帮我整理报到材料,同班同学主动分享校园地图,就连食堂阿姨都会笑着问 “小姑娘要不要多加点菜”。这些细碎的善意,像点点星光,照亮了我对大学的最初印象。

学习上的变化远比想象中深刻。高中时总有老师盯着进度、催着作业,而大学的课堂更像一片 “自主生长” 的土壤。专业课上,老师会抛出开放性问题让我们分组讨论,课后需要自己泡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公共课的教室坐满了不同专业的同学,下课后大家抱着书本匆匆奔向不同的方向,那种为了目标各自努力的氛围,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成长是自己的事”。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课程论文时,从确定选题到修改格式,前前后后改了三遍,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当看到老师批注的 “思路清晰,继续加油” 时,心里满是成就感。

生活里的小细节也藏着惊喜。周末和室友一起去逛校园里的书店,在靠窗的位置坐一下午,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书页上;傍晚去操场跑步,能看到学长学姐弹着吉他唱歌,晚风里飘着青春的气息;偶尔和高中好友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大学日常,发现大家都在慢慢变成更独立的模样。当然,也会有小烦恼 —— 比如忘记定闹钟差点迟到,洗好的衣服被风吹到楼下,但解决这些小问题的过程,反而让我觉得自己在慢慢 “长大”。

一个多月的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却在平淡的日常里藏着无数的小确幸。它像一扇新打开的窗户,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开始学着独立、学着探索、学着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段初入校园的时光,一定会成为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