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福建的山窝窝里居住后,发现这里的雨水实在太多了,而且烧饭用的是电磁炉,所谓的阴火,我们决定买个藏炉烤火,烫火锅,围炉闲谈……
淘宝上藏炉款式并不多,我综合了图片的样子和价格,选了一个。那天运到村里,咋一眼,把我吓着了,我没想要这么大的呀!没办法,既买之,只有认之,这件太大,退货不敢想。
万能的杨大佬帮我们拆掉了和餐厅相邻的房间墙壁,还把木床改造成了L型木沙发。藏炉就放在屋子中间,接好烟囱,看着也是像模像样的。
我们开始第一次点火,烧着后烟雾缭绕,还有一股化学物质燃烧的臭味。打电话给卖家,对方说正常,里面有一些材料烧两下去味就行了。
再烧了几次,那味确实少了,我们也觉得算正常使用。孩子他爸过来,觉得烟实在太大,都不能睁开眼睛。经过他的观察,感觉我们炉子烟囱连接处不够密封,找旧衣服裹住接口处,然后眼睛过敏的某人觉得烟少了很多。
我们很得意的在群里发了藏炉图片,显摆全村我们家最暖和。
前天烧的时候,用了一些不太干的柴,大量青烟从炉子侧面喷出来,堪比仙境。我又一次骚扰了卖家,他说是因为我们炉膛温度太低,导致烟往外窜,一定要在炉膛里先塞满柴,下面大柴,缝隙小柴,最上面引火柴。这些柴缝隙里的空气足够它燃烧了,我们的灰是黑色,说明温度不够高,为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的灰是白色,炉子壁的缝隙会透进冷空气,我们往外冒烟那就是烟雾倒灌啦!
今天决定用卖家支的招来试试,从上面加柴点火。左看右看都不对劲啊,这样的结构怎么放柴,横放还是竖放?我又又骚扰了卖家。
卖家都要崩溃了,发过来的语音连说三次“这是放下面的!”原来此物叫做炉桥,专门用于滤炉灰,多发了一个做备品,我自说自话把它放在这个位置,大小刚刚好。
朱明老师帮我们把柴砍断,一根根竖着放,缝隙插进细枝,最上面加一捧刨花,点上火,“嘭”一声,火燃着了。盖上盖子,一点烟都没有。
没有说明书的高科技藏炉使用方法终于被我们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