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一件事,真是给我上了一课,关于“教育”孩子,我们可能都错了!
孩子生地会考二模结束,班主任发来语音,说监考老师反映他“卷子刚发下还没让答题就开始写”,提醒这是违规,中考这样成绩就作废!我脑子嗡一声,生怕孩子犯错啊!火速把语音转文字截图,甩到辅导班群,让老师赶紧提醒他!
下午,孩子电话直接炸过来了:“妈!班主任跟你说啥了?说我提前答题?我们没有啊!她干嘛这样说?” 我当时正顶着满头发卷做头发呢!一听这话,我那个“教育”的神经瞬间绷紧,根本没想听他解释,脱口而出:“不管有没有,老师提醒你是为你好!中考可千万别抢答,后果很严重!”
孩子直接怼回来:“她怎么老盯着我们啊?” 我还在那自以为高明地“引导”:“这说明老师关注你,总比把你当成小白要强!”
直到昨天永春老师和我沟通,“重新来一遍,你会怎么做这个?”这个问题抛出来后,我才真正的回顾整个事件,唏嘘之中,我不禁拍大腿,感觉自己就像修炼500年的小青,遇到雌黄瞬间被打回原形。
在永春老师的还有呢中,我不断的挖掘。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不断说出更多可以优化的点,现在的我可以灵魂总结一下所有的问题———太急于教育孩子的我,几乎没有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事情的本真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她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wo很难觉察到的(感谢永春老师的第三方视角),当我“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是默认了班主任的说法,你就是提前抢答了,这个杀伤力是最强的。岂不知信任才是“爱”的起源。
真正的教育,真不是抓住机会就上纲上线、长篇大论。恰恰相反,是学会“闭嘴的教养”
教育,不是我们刻意雕琢的作品,而是生命自然流淌的陪伴。我们越放松,越真实,越少点“教育”的刻意感,孩子反而能从这份“真”里,自己长出面对风雨、明辨是非的力量。就像种子破土,它需要的是阳光雨露的滋养和土壤的包容,而不是我们每天对着它喊:“快长!要直!别歪!”
让一切先在自然里发生吧。放下“教育”的执念,做好陪伴的功课。孩子感受到的“真”,比我们讲的所有“对”的大道理,都更有力量,最好的亲子关系,往往始于我们学会了“不教育”。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