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踏莎行
宋•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释】
⑴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姚合《送韩湘赴江西从事》诗:“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
⑵长亭:旅途中的驿站。
⑶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⑷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⑸画阁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
⑹寻思:不断思索。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
【词评】
这首词抒写送别之后的依恋不舍和登高望远的无限思念,融情于景,含蕴深婉。
——《宋词三百首全译》
王世贞《艺苑卮言》称此词“斜阳只送平波远”句:“淡语之有致者。”
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称赞这首词:“足抵一篇《别赋》。”
——出自百度百科
【意译】
总以为分别是遥远的事情,但终究逃不过时间。我们就要分别了。你在长亭摆下别离的宴席,宴席上,我借酒消愁,唱着离歌,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我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无奈,兰舟催发。花儿仿佛也为我们飘落,隔着伴有花香的尘土,你的船儿渐行渐远,但我能看到你依然转过脸来望着我。我已不由自主,潸然泪下。无奈,你已消失在了我的视野里,我策马返回,可是我的马儿仿佛也了解我的心思,在林中仰头嘶叫。我想你的船儿,肯定也是去掉了船桨,随着水波缓慢漂行,一定也舍不得与我分别吧。
我失魂落魄地登上画阁,愁绪万千。于是我登上高楼,纵目远望,只见斜晖脉脉,照在那烟波浩淼的水面。此时离别的愁绪占据了我的心田,无计消除,我心中的离愁也无穷无尽,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我那颗思念你的心,也一定会追随着你。
【赏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李煜的离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是欧阳修的离愁;“锁离愁、连绵无际”,是韩缜的离愁。“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的《别赋》道尽了天下各种人物的别离。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称赞这首词:“足抵一篇《别赋》。”可知晏殊此词在抒写离愁方面,自有它的独到之处,每字每句都在诉说着离别时的不舍,以及离别后的刻骨思念。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荆轲易水诀别的场景,“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样是离别,荆轲的离别是慷慨悲壮,而晏殊所写的离别是缠绵悱恻的。词的开头两句直入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凄美的别离图。筵席上,声声离歌,催断离人肠,举酒欲饮,无语凝噎。酒未饮,泪先流。满腹心事,无从说起。泪眼相对,缠绵缱绻,依依惜别。千般不舍,万般柔情,终要别离。“香尘已隔犹回面。”香尘,是说因为花瓣的凋零,连尘土都沾上了花的清香,花是那么美好的事物,它也曾是姹紫嫣红而今却委身于尘土,美好的事物总是会凋零的,美好的时光就要流逝了。离别的情人,他们或许曾经有过一段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日子,现在这日子就这样结束了。但双方都不愿就此分别,一个“犹”字写尽了双方的不舍,他们都频频回首,想再多看对方一眼。接下来两句“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将这种离别的不舍之情再进一层,当他们还能互相看到的时候,是“犹回面”,现在已经互相都看不到了,但他们的交通工具仿佛都沾上了离别的愁绪,马儿嘶鸣着不肯离开,船儿也在水波中盘旋,这里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词的下阕写离别之后,居人对离人的思念。“画阁魂销,高楼目断”登上画阁,黯然销魂,攀上高楼极目远眺,看到的只有“斜阳只送平波远”。斜阳也恁是无情,只顾着将平静的水面送向远方。“斜晖脉脉水悠悠”,“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斜阳、江水的无情正衬托出人的有情。王世贞《艺苑卮言》称此句:“淡语之有致者。” 而冯煦在《蒿庵词论》中说道:“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译文: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说:“秦观、晏几道,是古代的伤心人。他们的平淡语都有深味,浅近语都有风致。”)在此王世贞如此评价此句,认为晏殊抒写的离情与秦观、晏几道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表现自己内心的伤感时,却通过淡语、浅语来弱化和淡化了这种悲情。如此,透过这种淡语和浅语的表象,反而将悲情表达得摄人心魄。所谓“有味”、“有致”,乃是强调其对读者情感的穿透力。我以为王世贞的评价是合适的,“斜阳只送平波远”,正是通过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写流露了主人公浓得化不开的离愁,言有尽而意无穷。并由此句自然引出了词的最后两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前一句还是把离愁融入斜阳、流水,此句将离愁进一步扩展到了天地之间,有着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全词由离别始,以离愁结,随着行人的离去,居人的离愁层层加深,到最后充塞天地。
【链接现代诗】
顾城 ——《别》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顾城诗集》
晏殊将男女之间的离别写得缠绵、哀伤,又不失高远的境界。同样是写离别现代诗人顾城,给我们展示了完全不同的叙写离愁的方法。在顾城的诗《别》中,诗人由离别时挥手的动作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得纯净、空灵,描摹了“我”在离别时那难以言传的失落怅惘。
分手是无因的,离别时无由的,然而这无因无由的分别终归还是有因由。这便是命运。就像自然界的水中飘荡的落花,花朵上的露珠一样,是自然而然的。诗境至此,便脱出纷繁复杂的尘世,进入了一个静谧、透明、单纯、和美的天国中去了,达到了生命与自然、灵魂和本体高度和谐的境界,迷惘变得明朗,感伤变得平静,失落变得无谓。“别”是命运的安排,是自然的注定。然而这心平气和的自语给人留下的还是有些个无可奈何的隐痛和哀怨,更进一步增加了“我”的迷惘、彷徨与伤感。心有大感而无言,也无须言。压抑便会有幻觉,感伤总想有超脱,这便是“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在心花中纷飞”。而彩蝶只不过是往日的恋情与未来憧憬在潜意识中的象征而已,对失去的旧情的深切依恋和对未来飘渺无望的希冀便是这“彩蝶纷飞”的真切内涵。诗文至此,嘎然而止,而心中的离愁别绪却萦绕往返,撞荡回流。
本诗作者以其独特而敏锐的心理感受,借助蒙太奇手法组合,抒写了“别”时瞬间捕捉到的丰沛感觉,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用丰富想象来填补大幅度跳跃而留下的空白,从而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的结构匀称、节奏明快,情思的流动,语言的清新纯净,则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风。(后两段赏析摘自网络)
2018年1月3日星期三
PS: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打卡第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