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米虫

            【硕鼠·米虫】

                      洛水

        (一)物競天擇

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文革”歲月。

那時的人民公社生產大隊,都有自己的社辦企業。無非是小打小鬧,幾臺粉磨機,壓榨機,搞點群眾加工和糧油復制加工,比如磨豆腐、花生榨油項目。雖然利潤不大,卻是當年大隊部收入支出可憐的一點現金來源,多少眼睛都盯在那裏。

我是在群眾加工和小麥制粉這邊上班,幾個工友為點口舌之欲,總愛跑到榨油車間泡閑話,無非是抓把花生米祭祭牙。既無傷大雅,又不是挖社會主義牆角。

當然,榨油車間的工友也很熱忱,他們家也有粗糧要加工,來我們群眾加工車間,我們也是熱情大開方便之門,別說省點加工費,不用排隊等候就值回了人情。

後來,大隊幹部在花生榨季抽樣檢測,出油率總是很低,怎麽精打細算也很难達標。大隊幹部開始瞪緊加榨油車間工人,包括出入車間的閑雜人員,懷疑有私心挾帶而損及公家。

可以發誓,我們順手的那把花生米,怎麽可能影響整個加工廠花生出油率,加工廠的工人都用祖宗十八代發誓:絕對忠誠無私,大隊幹部也明查暗訪,證明工人的清白。我們群眾加工的工友也避歉,自覺少往榨油車間走動為妙。

事件的轉機是第二年榨季,工人歪頭是個沒爹沒娘的單身漢,就住一間破房子,開榨沒幾天,傍晚下班回家才知道破房子塌一角,不能住了,他有車間鎖匙,就回榨油車間將就一夜。一塊破門板,本來就睡不舒服。半夜,他被吱吱聲吵醒,擰開昏黃的手電簡,只見成群成堆的老鼠圍著油盆、油槽“開懷狂飲”。

看這一幕,歪頭毛骨悚然,頭皮發麻,跑出屋外。第二天,他把昨晚的發現的狀況告訴給大隊領導,大家才知道“家賊”就是這群碩鼠。

“亡羊補牢”,尚不為晚。榨油車間加強管理,每下班,榨機下油槽必須清理幹凈,過夜澄清的花生油都貯在高高的百斤大瓷盆裏。這下子,老鼠不能隨心所欲了。

但是,人鼠之鬥才開始。

找到偷油賊後,榨油車間除了加強管理,也輪流夜間值班。相安無事沒幾天,值夜的工人看到恐怖一幕:半夜後,成群的老鼠又瘋狂地从缝隙孔洞跑進車間。先有巨大碩鼠使勁地跳上油盆缸沿,轉身垂下長長的尾巴,大老鼠們攀緣著下垂的鼠尾也爬上油盆,都把長尾巴垂進花生油裏,沾上濃油後摔出缸外,下面的大小老鼠爭搶吮吸,缸面的花生油慢慢下降……。

這飢荒年代,鼠口奪糧。大隊導領沒辦法,花錢買了半人高的大瓷缸裝油。這高度,徹底堵絕老鼠跳躍用尾巴偷油的可能。

可惜,也許是地面處理不好,大油缸底下的泥地松軟,天亮,整缸的花生油因地面不穩而傾倒,損失慘重,無法挽回,互相埋怨和检讨是免不了的。

上世紀83年,我們都已經都入城打工了,偶然在街邊買的小報見一則八卦:文革時,河南某地的榨油廠,有鼠患。工人整大瓦缸裝油,老鼠無計可施,抬出一只巨大的,已不能動彈的老老鼠,圍著油缸轉幾圈,老老鼠又被抬回去。接下來,老鼠們爭先恐後地在油缸底下刨洞挖土,不到半時辰,缸底泥土掏空,油缸傾倒流出,老鼠們大快朵飴,不亦樂乎。

哇操,十年前,我們大隊加工廠的榨油車間也許也是中了老鼠的招而不知,聰明的人類還自相埋怨。

“鼠無大小皆稱老”。據科學家說,沒有人類就有老鼠,人類還在進化,老鼠不用進化了,因為老鼠比人類聰明,它經受百萬年的天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老鼠有極高的電位差,經受一千五百伏高壓電電擊不死,墮百米而摔不死。耐幅射又是人類的幾十倍,美國在比基尼的核試驗,和烏克蘭貝利核電廠反應堆爆炸的地方,只有老鼠能存活,而且还變異壯大。

據說老鼠能識天時,知天災飢荒而團隊集體自殺,以保種群延續不絕滅。

人類和老鼠的鬥爭史,千萬年平分秋色。老鼠的精伶,使人類至今無計可施。用於滅鼠,常常“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每年因鼠害而損失的電力輸送設備以百億計算。

當人類使用的耗子藥,有意或無意毒殺同胞萬千人,老鼠只上當嘗一次就知道危險,不再為美味所誘而避而繞道,並及時通告同類。所以,人類發明的捕鼠器,老鼠也僅上當一次。

老鼠有致命弱點,大聰明,只要它發現前面直通無阻,它就沒有顧忌。我年輕時也鬥鼠,制一個直通式長匣,兩頭設觸碰機關,也不用餌料,置於老鼠必過地方,果然捕獲很多碩鼠。君若有興趣,不妨一試。

老鼠還有一個特點,趨暗。現代化公路和車輛成了老鼠的自殺場地和工具,每當我們天亮上路,總能看到很多大老鼠被碾死的血淋淋的場面。那不是司機有高超的駕駛技術,而是老鼠跨越公路時遇到車輪駛來,它本能地躲進明亮車燈下的黑暗處。那洽是奪命輪胎,致死不是巧合,小生命沒了。

              (二) 物稀為貴

還是那那青黃不能接還會餓肚仔的年代。已是文革後期了,好像國門也啟開一條小縫。中國除了和以前的列強建外交,很多洋貨也能看到。特別是東南窗啟一縫,洋風習習吹拂。我們沿海貧困村落,總有南洋客踏上他們“烏籃血道”唐山的土地。

洋裝和卷髮包裹著黃色的皮膚。他們給我們唐山親戚帶來很多外域收集的“舊落”衣褲,也給唐山人炫耀南洋的奢華。

我家沒有南洋客,鄰居家有,鄰居家八月中秋有南洋檳城來客回唐山。

鄰居家境雖囧,還是備齊雞、鴨、魚、肉盛情款待。我與之為鄰,聞其油蔥香氣,也知南洋客醉翁之意。他們所以唐山一行,除了鄉戀,還有唐山的山水人情,包括唐山的粗茶淡飯,特別留戀曾經的薯簽湯。

番客逗留就那幾天,他們也到我家走動問候。他們驚訝於我家老少三餐的飯菜,每人端的大海碗裏盛滿地瓜簽煮番薯。狼吞虎嚥三大碗。回去路上,他們暗自議論:這麽奢侈,唐山人怎麽不窮死?

番客的見聞,他們不理解。我們更不得其解。

那時,有得三餐地瓜湯飽腹已是萬幸。記得家裏有貯米瓷罐,一點點白米是留到過年過節、祖考忌日才舍得下鍋煮點干飯上供。白米放久了,都生“米蟲”,黑黑的,倒出來就到處爬,小孩子看了怕怕的,我們大人告訴他們,那是米蟲,吃米長大的,不髒。

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想到當年百姓家的生活,五十年後,也才能理解當年南洋番客對唐山人評價的意義。就在前天的窗外,新鄰居文乙的老婆破甕在埕前整理新挖的早薯,她準備刨皮抽地瓜簽。我个打招呼,她揚揚手中地瓜說:曬干早薯簽1斤15元。

老天啊,我驚訝於市場糧價之不理智,也不能接受人類對維持生命物質需求的奢變。曾經是難於下嚥的粗糙食糧地瓜簽竟身價百倍。物價並沒有飛漲,以前5斤地瓜簽兌換1斤白米,現在5斤米值一斤地瓜簽。什么道理?

應是物以稀為貴。曾經的臭頭山惠安縣、地瓜鄉,工業化了,山青水秀,地也少有人耕種,番薯成了稀罕物。年青一代沒有吃過苦,沒有嘗過飢荒的歲月,鄉村城市化。到現在,才體悟南洋番客回唐山後,對唐山人的評論,――他們和他們的唐山親戚並不是生存在相同的平行線。沒有富足,他们怎能衣錦還鄉?他们怎麽能理解唐山人物力維艱的無奈,地瓜簽不是吃不起,而是不得不吃。

现在,市場上過期的白米1斤2元賣給養雞戶餵雞,50年前我們吃不起白米,現在,圈養的雞成了“米蟲”,吃白米的雞下的蛋也不值錢。

不同時代的一碗地瓜湯,有我辈曾经的苦涩和我們孫輩責怪老爺們“爺爺爛鳥面,饿腹肚不懂吃肉糜”的天真。

這裏敘述的不是社會上不勞而獲的米蟲。

        2024.10.2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546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2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911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37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5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3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4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96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88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1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1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48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4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0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60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