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理想照耀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歌唱祖国》那集。词曲作家王莘那种对老师的崇拜、为了理想的狂热、创作时的疯魔,那种情绪,那种感觉,一直萦绕心头。无法理解,也难以忘怀。
慢慢发现,懂和理解不是一回事。
懂,是明白事物的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前因后果;而理解,是感同身受,是经历,是体会。
看过这集之后,才明白郭德纲说的那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很多人有过执着,有过坚持,有过达成目标后的喜悦。可是对于理想。。。。。。
我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理想,想要有一个为之努力,为之耗费心血,为之疯狂的东西。
跟室友聊天,我俩一个九零,一个九五,坦言:我们没有理想。我们在物质条件富足的情况下,精神,极度空虚。
我们不论干什么,内心的驱动都不是很大,无所热衷。所以,不论干什么,都无法投入全部的经历和热情。同样的,也无法取得自我满足的成绩。
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怖的是不问道,不知如何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