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金钱的真正主人?!

2017-5-4    星期四  晴

从我懂事那一刻起,受到的就是父母的影响和教诲,父母的思想决定子女的行为,在我那个年代,我的父母亲友告诉我,你要好好读书,这是农村小孩鲤鱼跳龙门的唯一出路。

到了大学我发现,好好读书也没什么前途,就一路跌跌撞撞跟各路高手学习,最终在13年跟老师合作共事后,再也不想赚钱的事,一门心思把事做透做扎实做到极致,结果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句话总结:事成了,钱自然来。

这就是金钱的真面目吗?

后来有人跟我说,说我是运气好,加上过去多年沉淀,老师又是高手,行业也是当下快速成长的黄金产业,收入增加自不再话下。

说的是事实吗?

任何现有的成功,都具有偶然性,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只靠自身的努力。

当然这并代表努力不重要,努力就如一个敲门砖,它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只有你努力到了拼尽全力,此时就会感动老天爷,上苍就会让你灵光乍现,使你在最不可思议的情况下完成逆袭。

包括揭开金钱真面目的过程,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死磕,一次又一次与真相擦肩而过,不要计较成败,只需一直深入深入再深入……

为什么?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来没尝试过的人。

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刚开始只想着赚钱,最后开始专心做事,这样不仅提高了赚钱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金钱的认知。

无论现在你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一心只想着发财,不要受到金钱的奴役,努力去争取快乐,以及爱与被爱,最重要的是,要求得心灵的宁静,这些体会都是来自自身的经历,以及看《羊皮卷》时领悟到的。

让我看透金钱真面目的是一个公式,过去看金钱如雾里看花,处于半模糊状态,总是不太确定。

当我看到并深刻理解这个公式后,看金钱就如拨云见日——直接从现象看到本质。

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式有如此威力?

即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²,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而c则表示光速。

公式到底道出了什么玄机?

物质自身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任何物质本质就是能量。

物质之间互相存在的方式是什么?

答案是两个字:吸引。

比如,有时候你想某个人了,就会突然间收到他的信息或电话,或者直接偶遇,都说这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本质就是吸引。

无论是你想见得人,还是渴望的物,当你渴望越强烈,感觉越真实,它就会更快的在你生命中呈现。

今天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世间的一切存在,总体来说就分为人事物三种,人和钱都是物质,人要想有钱,过去就想赚钱,但一直都赚不到。

为什么?

不是去赚钱,而是去吸引钱。

当我参透这点后,过去的一切困惑都一扫而空,包括关系也一样,不再去靠什么方法维护,也不是靠取悦讨好……

过去我总想靠一点小恩小惠留住别人,发现最终都没留住,该走的都走了,再用这个公式自我反省,发现自己过去错得太离谱了。

从13年起,我就砍掉了所有的交际,即便朋友过来看我,过去会带到我家做饭,明白这个公式后就选择直接去餐馆,吃完花点时间聊正事,聊完后就各忙各的,我会立马回到办公室埋头专注做事。

这会让自己有足够的吸引力,此时再也不用经营关系,他都会围着你转,因为你吸引着他,他根本离不开你。

一句话总结:人和钱都是吸引来的。

到底是谁吸引谁呢?

能量大的吸引能量小的,这是宇宙的规则。

当钱的能量慢慢比你大的时候,它就跑了。

当你的能量大于钱能量的时候,它就会跟你走。(关系也是一样的)

到底怎么增加自身的能量呢?

根据公式E=mc²可知,办法就两个:一是增加质量,二是增加速度。

回看怎么增加质量?

就是增员,不断增加团队组织,比如一个是单兵“作战”,一个是10个人的团队运作,10个人的能量就远大于大于1人的能量。

回看怎么增加速度?

速度包括行动、思考、决策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大量的行动——快速高效准确的行动。

过去三年我跟N个高手深入碰撞,对有一点非常有共鸣,年薪30万以内比的根本还在于执行力。

凡是今天收入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动过于拖延迟缓,不够快准狠,这需要时时刻刻练习你动作的准确度及强度。最好将所有行动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并在后续的行动中每时每刻升级。

当参透到这个点后,对金钱就再无困惑,无需时刻想到怎么赚钱,至于做事也只是一个媒介,根本在于增加自身的能量。

将一切时间、精力和金钱投资于提高自身能量,不断增加自身的吸引力,钱会自然被你吸引到身边——这就是金钱的真面目——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你有吸引力它会围着你转——你吸引力下降它随时都会离开……

微信公众号:sgnote      个人微信号:shi-ga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全面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类似“围城”似的...
    Kimsey阅读 1,735评论 0 0
  • 近些日子颇喜欢逛书店,每每都要捎上几本回家。记得中学时学过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书中就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为什么...
    悬崖上的一株草阅读 1,495评论 0 1
  • 如题,希望我能在这里成为真实的自己,高兴或快乐,每天不一样的状态
    另一个自己WYH阅读 864评论 0 0
  • 黑暗中传来一阵低沉的嘶吼,施正风看不见猛兽的模样,只依稀看见它绷紧的躯体上块块突起的肌肉,流线形的身躯,散发着危险...
    潜渊阅读 2,7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