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在高晓松老师的节目里看到了范志毅,就想到了那个haohaidong,两人同是那个时代的足球明星,范志毅的谈吐举止还正常一些,这是和他的那个队友相比,过去印象里范志毅脾气大,人的本事大脾气就大,本事大了长脾气总归不是什么良好品性,他的一些新闻事件动不动成了媒体热点,不过看了他和高晓松的在一起谈论老上海情怀,对他有了更多的好感,比如说范志毅说到现在和过去上海的区别,他感慨自己特别喜欢用上海话和人聊天,可是现在上海海纳百川,时代变化的用上海话只能回家和妈妈在一起,过把隐,因为到处都是普通话了,还有范志毅聊起上海里弄里的烟火气,两眼发光,挺有意思的一个上海男人,很细致心里有种温暖,他说他奶奶做得饭很好吃,他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给家里人立了个规定,过年的时候都必须在家里吃饭,全家人参与,让大年保留传统的味道,他最不能接受的是过年去馆子里包饭,这个家伙在外面当教练当队长当久了,在家里也用上了领导思维了,不知管不管用,想听他往下说,他却不说了,记得相声段子里,多么彪悍的男人,都有一个更有彪悍的领导,或是老婆,或自甘为女儿奴,或家有佘太君,家庭是个谈感性的地方,他在这里动用独裁,这里面的阻力和反抗更有故事性,足球是个很男人的运动,像他这种男子汉运动中的强者直来直去的刚性在运动场上,我们从他的坏脾气了已经看到了,有多刚就有多柔这句话在范志毅的谈吐里有,他和高晓松回忆上海里弄里童年时光的记忆,可以看出他性情里宽度,高晓松却把话接过去背了一段赞助广告词。下来这个话题就转到别的话题上了

范志毅帅气,和高晓松站在一起,更挺拔英武,上海话和北方话比起来有点软绵绵的,用北方人的话说,娘娘腔,这个足球场上的范大将军如今儒雅的象个绅士,不是当年去过英国踢球,摆出一个洋范,说起范,上海人的范在中国是有了名了,古汉语里、范是指祭司仪式,祭祀活动是人对神灵的礼尊行为方式,洋范,上海范区就有种特定的意义,过去都说上海人洋气,上海货是洋气,上海有租界,外国人多,中洋交融早,旧社会的十里洋场,魔都都是上海的洋名,电视剧上海滩都看过,那个年代,纽约伦敦有什么,上海就有什么,后来上海人的这种范被批判,小资思想,是做作出来的了,我第一次去上海到外滩被上海的气象震住了,这才是大城市,我的家乡是西安,也是个大城市,可是从我的体验和上海可谓是城乡差别之感,上海人长得白净,沿海地区空气好,我们西安人搭眼看上面,典型的北方人模样,风高物燥,黄土高原,同样是黃种人,一幅风里来,太阳底下晒的状态,饱经风霜,两种城市的人一洋一土简直就是两种风格,当年也在上海的里弄胡同逛过,还沿着苏州河边走过,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当时还是学生,几个同学搭伴,刚到外滩站在那里这边看看黄浦江,那边瞅瞅南京路,正考虑着去那个方向,这时来了一个上海小伙,走到我们几个面前,神秒兮兮地对我们中间的一位男同学说着什么,那位男同学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应付,那个上海小伙摇摇头离开了,我们几人不知发生了,就上前询问,那位同学支支吾吾,后来听明白才知道,这个上海小伙拿了几盒录音带,huangse录音带,里面就是亨亨啊啊的声音,我们几个人从前从没听说过,上海比西安多元复杂多了,这次到上海之前我们在西安没有听过也没见过这种录音带,我如果没有记错,那时的录音机西安都没有几家商店卖,那一次真是见识了世面,回到西安,光这么个见识讲给同学乡里,别人都没有见闻,自己讲出来一下子让听者觉得见多识广了,过去有个片子霓虹灯下的哨兵,演得就是南京路,那次去上海,也是受这部片子观看后的影响,那个时候出行选择只有铁路,从西安到上海火车开了快二十个小时,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下江南,记得坐这趟火车要经过南京长江大桥,这都是语文书里的当年中国骄傲工程,记得语文课本里有课文专门写南京长江大桥,上面用了很多形容词和感叹词,撩得我们几个年轻的心冲动了,来回本来有两次和南京长江大桥神遇,可惜了去上海的路上过这座大桥是午夜,黑灯瞎火的没看出个明堂,返程回西安时经过大桥我们和这所大桥来了一次神交,回到西安后我们几个人来约定,一人写一篇这次下江南的日记,看谁写得字数多,为什么比字数多,因为我们几个人都偏理,作文是每次考试的弱项,所以专门对自己这方面挑战一下。大约一周后,几个人把所写的内容拿到一起,字数都在千字左右,写得怎么样互相都认真看,记得好像都没看,只是比较了一下大家都写了几页,以页数互相交了一个答卷,时间太久了,如果那篇文字能找到的话,现在读读,该有多么的暇意,少年强,人生强,这个道理那时不懂,现在人都把少年时的习作拿出来晒晒,说明自己从小就不平凡,为自己人生找砖头觅瓦片,差强人意也可以找到自己某个人生阶段智识过人,以致于有限的生命历程没有一丝光芒,没有故事的人生多么的无趣啊。

少年强人生强,让人想起周总理的那句为中华倔起而发奋读书的少年意气,总理还有一幅书法也很精彩,即上马杀敌.下马念佛,晚年总理用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为人民,为国家服务,伟人的一生所呈现出来的力量,让我想起哥白尼的支点,给一个支点他把地球撬起,总理何常不是,中华民族在关键时刻,总理就处在那个支点,因为他的精神力量,让中华越走越明朗,越坚实了。

想到那写那,也没有方向,多么希望思维像小溪一样源源不断,汇聚在笔尖,就这样写下去,写个不停,那才是写看者的最大快乐,只是断溪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快乐难求,焦虑反而更多,无奈自由的心灵是个理想国,跳在空中,我看到自己是个孤独的愚公,愚公梦和我的梦是一个版本,难不成它成了寓言,他活在他的寓言里,他不是他的主人,他把他的寓言倒卖,寓言到了另一个人的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