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家里有写作业的孩子,就能体会到陪娃写作业:
咆哮是家常便饭!
时时刻刻想抽他!
一部惊天动地的血泪史!
破坏亲子关系的第一杀手!
每次陪读之前,心里都要默念一万遍:不生气,是我亲生的!不生气,亲生的!
陪到最后,只能对自己说,"随他去吧,又不能把娃打死,自己也不能气进医院"。
根据自己的血泪史得出结论,能不陪就尽量不要陪。
1.A child loses their motivation to study.
孩子会丧失学习动力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家长融入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做作业过程中,家长的介入越多(the more parents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homework with their kids),孩子越不想学习。如果家长坐在旁边教孩子一步步写作业甚至代劳,这样的孩子学习动力是最低的(have the lowest motivation)。相反,如果孩子的父母不“施压”(don't press them),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就越强。
在孩子写作业时,父母们可以试着放松对他们的管控(loosen the reins ),只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再给予帮助(explain to the kid what they didn't understand),但家长不能代替他们写作业,而应该为他们答疑解惑。
2.They don't learn to be responsible.
他们学不会负责任
让孩子做作业,监控整个过程,考砸了还惩罚他们(punish them for bad marks)——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家长承担了本应属于孩子的责任。因此,只要他们做作业时你在一旁监控,孩子就不会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the kid won't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只有奖惩并存(Punishment and praises should be there),孩子们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The ability to be responsible for your own actions )并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appropriately distribute your attention and time)比能明确执行其他人的任务更重要。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kids spoils.
损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不应监控孩子的每一个学习任务,而应跟他们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building a trusting relationship with your kid),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比如大声朗读 (Read aloud),一起讨论科学领域和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discuss things happening in science and in the world),或者找些有趣的事一起来做。
如果你只愿意接受孩子拿最好的成绩,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如此固执。如果分数低能够彻底改变你对待孩子的方式,那么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们是不会感受到自己被爱的。
心理学家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任务,而家长的任务则是无条件地爱孩子。爱比分数更重要( Lo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arks),不是吗?
知道了危害之后,现在我们家娃做作业,基本模式是这样的:
先跟他确认今天的作业;
然后留他一个人在书房;
写完了出来叫爸爸妈妈,给他讲解读不懂看不懂不会做的题;
皆大欢喜。
宝爸宝妈们不妨试试这个流程,目前我们家用的还比较顺手,最起码还没人被送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