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物更新。课题组的姐妹们也容光焕发,抖擞精神,时刻准备投入到新学年的奋斗成长中去。
第一板块,走进活动
活动主题:共读《论语新解》
活动内容:学而篇第一(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主分享人:吴晓妮
活动形式:设置问题,抽签选择
吴晓妮主任就共读内容提出九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经过组员商榷后取缔,留下八个问题,分三个层面来引导大家共读。其一,共四个问题,指向文本理解,可作为学习单问题研究;其二,共两个问题,指向知识扩充,可作为拓展性问题研究;其三,共两个问题,指向文字背后的内涵,视为冲刺挑战性问题研究。
活动过程:
组员们通过抽签拿到自己所要分享的题目后,就以自由分享的方式展开了对共读内容的解读与研讨。吴晓妮主任的问题设置开启了“共读书,读整本书”活动的新纪元,打破了第一次共读内容分享的单一接受与被动参与的状态,组员们有了问题的引领,激发了内在的表达欲望,大家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分享、研讨的内容也更加聚焦,从而活动获得也更加丰富充盈。
下面按活动中分享的先后顺利做简单记录:
高月好老师:
问题:“本”是什么?“道”是什么?
观点:本,从字形来看,是木字脚下加一横,为木之根本。本则取根本之意,文中之本,则为人之根本。那何为人之根本,有子文中云:孝弟也者。何为“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此我认为孔子提倡的则为“仁”之大道。
(讨论后观点补充:本,亦可以称之为“心”,因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悌之心,始可有孝悌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道,亦可为人之相处之大道。人有孝悌之心,自能有仁心,仁心内修于已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
冯淑娜老师:
问题:学而篇第一(二)中的关键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观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讨论后观点补充: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话亦重要。因为它是有子此话的观点。“君子务必,本立而道生” 是能指点迷津的概括性极强的一句话,可用于各种人生场合。)
樊婵娟老师:
问题:谈谈你对“仁”的理解?
观点:1、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则为“仁”;2、孝弟乃“仁”之根本。
(讨论后论据补充:1、人与“仁”合起来则为人之正道。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2、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有子此章,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王婧老师:
问题:说说你对有子有哪些了解?
分享:有子比孔子小33岁,鲁国人。
(补充:《论语》有子、曾子二人不称名,或疑《论语》多出此两人之弟子所记,或是也。由此可见,有子是孔子众弟子中较出类拔萃之辈。)
宁甲婷老师:
问题:《论语新解》此书中,钱穆先生为何多次提到孟子?
观点:人们常说孔孟之道,乃因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极具代表性。以孟子之言来注解孔子之说,绝妙!
(补充:孟子人称“亚圣”)
吴晓妮老师:
困惑:谈谈你对“或本无为字。或说以为仁连读,训为行仁,今不从。”这句话的理解。
解读:这句话特指有子之言最后一句话“其为仁之本与”,或本无“为”字——“其仁之本与”;或说以“为仁”连读,何为“为仁”?解释为“行仁”,如今已没有人认同后面这一种的说法。
明佳丽老师:
问题:谈谈你对“本立而道生,虽若自然当有之事,亦贵于人之能诱发而促进之,又贵于人之能护养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非谓有此心即可备此道”这句话的理解。
解读:虽说本立而道生,是自然而然生发的事情,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人的内心激发上进,并能持之以恒地做到方能有所成。这一切都要仰赖于刻苦钻研,努力学习,而并非有此心就能有达此道。用八个字概况:成事在人,贵在力学。
第二板块,故事分享
孔门之政变
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孔门弟子为孔子服丧三年的时候,“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然后归。子贡返,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孔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并要求曾子同意。而曾子坚决反对。他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本来,按照孔子生前形成的基本格局,在孔子死后,孔门弟子作为一种利益集团或学术团体,似不必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分裂。子贡即使没有担当孔门领袖的资格和能耐,但他毕竟是孔子晚年最得意的门生,二者之间的深厚情意似乎也有助于子贡在孔子死后团结维系孔门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妆来何其晚也?”显然,孔子对子贡寄予相当的期望。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以及子贡超越其他弟子的治事能力,我们看到,在孔子死后,孔子的丧葬之事似乎也由子贡主持和料理。他不仅出面批评鲁哀公为孔子致悼词并不合乎情理,以为生不能用,死而悼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而且筑室于场,为孔子守六年之丧。因此,当其他弟子守丧三年治任将归之时,皆大揖于子贡,相向而哭。于此我们感到,尽管子贡没有名正言顺地举起孔门“帅旗”,但其在孔门弟子中的突出地位似乎也已基本确定。
然而出人预料的是,当子贡的地位逐渐确立,孔门之内并没有发生太大问题的时候,子夏、子张、子游等人却以有若的外在形象似孔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显而易见,这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政变,他们期望以有若来取代于贡将要获得的盟主地位。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样做呢?欲明白个中的奥秘,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子贡方面说,由于其“利口巧辩”,性格使然,“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恶”,似乎在某种场合得罪过子夏等人。尤其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当子贡的地位在孔子死后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子贡过于忽略子夏等人的存在,似乎遇事并不愿意与子夏等人商量,因而引起子夏等人的反感,遂欲以有若取代子贡。另一方面,如果从子夏等人的立场来观察,他们对有若的推举,除了出于对子贡的反感外,似乎也与孔门弟子的凝聚力日趋削弱有关,因而他们才推似圣人的有若作为“盟主”,以期重振孔门声威。
子夏、子游、子张等人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曾子的响应和支持。其中的原因,除了前述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外,似乎也和曾子与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们知道,曾子虽是孔门弟子中谨遵师说的忠诚弟子,但他和子张、子夏等人并不是关系非常密切。《论语·子张》记曾子日:“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表面上对子张似乎很推崇,但实际上也不无贬损之意。至于对子夏,《札记·檀弓》、《论衡·祸虚》都曾记载曾子指责子夏的事: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吾与汝事夫子于诛泗之间,退而老于西阿之上,使西阿之民疑妆于夫子,尔罪一也;丧而亲,使岛未有异闻,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日妆何无罪欤?”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以久矣!”曾子的这段指责虽然晚出,但他们之间缺少共同的信念和人生原则,似为事实。那么又怎能指望曾子赞同子夏的主张,推举有若为孔门盟主呢?更何况有若无论如何貌似孔子,但其思想见解、人格修养都不可能真正与孔子相比。
有若没有成为孔门弟子的新领袖,曾子由于天生具有一种战战兢兢严守孔门遗视而绝不自标宗旨的人生态度,故而曾子既无能力,也无兴趣成为孔门弟子的新领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曾子反对子夏等人推举有若的建议时,孔门弟子的分裂便已从一种潜在的危险而表面化,弟子中的强者实际上都各奔东西,自谋前程,自立门户去了。
其实,如果从学术史的观点看,孔门弟子在孔子之后发生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大凡显赫一时的思想家在其身后莫不如此,因为思想的解说原本没有固定的模式,思想的继承更取决于后来者所处时代的需要以及继承者各人的才学识德等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更何况孔子教人因材施教,并没有统一的解说和范式呢?因此,孔门弟子在孔子之后的分化不仅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文化现象,而且是学术史上的必然趋势。
至于孔门弟子的实际分化情况,《韩非子·显学篇》有一个大概的描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民之儒,有孟民之儒,有漆雕民之儒,有仲良民之儒,有孙民之儒,有东正民之儒。臼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民之墨,有相夫民之墨,有邓陵民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入,墨离为二,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显然,这里的儒学八派已不仅指孔子的及门弟子,而且应该包括韩非所处的时代即战国时期的儒学情况。
在孔问及问弟子中,应该有所作为的子贡原本以“言语”著称,似乎在学术见解、思想见识方面也应该能有所作为。但是,可能由于发生前述的那些不偷快事件,子贡在为孔子守了六年丧礼之后便基本上与孔门弟子失去联系,而投身于实际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之中,并没有在学术上作出什么突出的贡献。
有可能在思想文化方面作出贡献且未被归大儒家八派的还有曾子、有子、子游、子夏等。曾子为孔子的晚年弟子,相传他的天赋并不高,经常受到孔子的批评。但他格外注意道德修养,坚持“吾日三省吾身”,终于成为孔门弟子中除颜回之外最重要的道德楷模。在孔子去世之后,曾子先是反对子夏等人推举有若作领袖的企图,继则可能聚徒讲学,从事著述,从孝道、伦理道德方面阐释和宣传孔子的遗说。《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有《曾子》十八篇,王应麋《汉志考证》称:“《隋志》、《唐志》二卷,参与弟子公明仪、乐正子春、单居离、曾元、曾华之徒论立身孝行之要,天地万物之理。”今存十篇,收入《大戴礼记》。其学术要旨只是阐发儒家关于孝的观念,以孝为人生哲学的第一义,是“天地之大经”“ 众之本教”等等。在思想倾向方面,似已偏离孔子的路线,当然也更合乎曾子“战战兢兢”的本然性格。
第三板块,诊断问题
第一次以问题引领共读活动,激活了每位组员的分享欲望与参与热情,但仍需要不断完善,譬如,问题的提出是否更有利于推进共读的成效?提出的问题更侧重于哪个角度?问题的分享能否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诸如此类的考虑,课题组成员经过了慎重的研讨,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与诊断,最终达成共识,问题从三个角度提出:文本解读、知识扩充、冲刺挑战;分享的顺序也依照由浅入深的方式,逐层推进。
第二期教研安排:
内容:
《教师的挑战》——第二章个体与个体的链接——三、问题分享与深入探究(40—44页)
主持人:樊婵娟
撰写人:冯淑娜